配向制程介紹
LCD配向制程(Alignment)主要是使液晶分子依特定之方向排列,以利顯示器之動作控制。配向制程步驟如下,首先將配向液涂布于液晶顯示器上下電極基板的內側,接下進行摩擦(Rubbing)制程,配向膜表面會因配向滾軸上之摩擦布(Rubbing Clothes)之毛羽(pile)摩擦而被刷出一定方向排列之溝槽,配向膜上之液晶材料會因分子間作用力而達到定向效果,如果欲控制液晶分子依特定角度排列,可利用配向滾軸之摩擦方向以形成預定之傾斜角(Pre-tile Angle),如此將有利顯示器之不同驅動模式。
配向原理介紹
配向制程之原理主要是利用摩擦布之毛羽(pile tip)與以聚亞醯胺(Polyimide,PI)組成為主之配向膜間的作用力,使得PI分子之表面構形(Conformation)產生變化,如圖一所示:(a)為PI分子之原構造,(b)為摩擦后PI分子產生延伸而構造改變;藉由PI分子之構形改變,其上之液晶分子產生配向作用,如圖二(a),(b)所示。
資料來源:工研院材料所
圖一 配向刷磨作用產生之PI構形變化
資料來源:工研院材料所
圖二 配向刷磨作用產生之液晶分子排列
摩擦布介紹
配向制程之設備裝置主要由配向轉軸(Rubbing Roller)、摩擦布、升降臂、基板載臺所組成,一般而言,影響配向制程的參數包含:載臺之移動速度、配向轉軸之半徑、配向轉軸之轉速、配向次數與配向壓力等因素;其中轉速與移動速度為制程控制參數,而摩擦布材質之選用則與配向后之基板良率優劣息息相關。
摩擦布之材質一般可分為棉(Cotton)、嫘螢(Rayon)、尼龍(Nylon)等,主要評估重點包含:高密度且均勻之毛刷、耐化性、耐壓性、彈性、靜電性佳、不易掉毛等因素;其中靜電性與掉毛性為影響制程良率之重大因素,靜電累積(ESD)會造成TFT層之損害,也易造成灰塵粒子之吸附,進而影響潔凈性,而因為摩擦制程所造成的毛屑掉落更是環境之大敵,雖然后續制程包含洗凈(Clean)之動作,但如不能從摩擦布之材質作基本改善,則不易解決此問題。各種摩擦布之比較如表一所示。
小結
目前配向的方法有真空蒸著,傳統摩擦法與光配向等,就大尺寸面板之均勻性而言,傳統摩擦法因目前之制程技術成熟與具連續生產性,加上制程成本相對較低等優點,故目前仍為市場之主流方法。
未來隨著廣視角之要求,各面板廠已逐漸發展以感光高分子為基礎之非接觸式光配向膜材料,以符合特別設計之顯示模式如MVA,因此摩擦制程將逐漸被取代,同時因目前傳統摩擦法所導致之靜電與毛屑易造成LCD面板缺陷,如配向膜涂布斑、剝落與毛屑附著等缺陷,摩擦布供貨商應重新設計纖維之織法,或改造纖維成份以降低不良率之產生,才能繼續在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267989561
加盟熱線: 15267989561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