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凱爾文半徑
來源:北京貝士德分析儀器研究院
2021年09月25日 19:58
氣體吸附法孔徑分布測定利用的是毛細凝聚現象和體積等效代換的原理,即以被測孔中充滿的液氮量等效為孔的體積。吸附理論假設孔的形狀為圓柱形管狀,從而建立毛細凝聚模型。由毛細凝聚理論可知,在不同的P/P0下,能夠發生毛細凝聚的孔徑范圍
是不一樣的,隨著P/P0值增大,能夠發生凝聚的孔半徑也隨之增大。對應于一定的P/P0值,存在一臨界孔半徑Rk,半徑小于Rk的所有孔皆發生毛細凝聚,液氮在其中填充,大于Rk的孔皆不會發生毛細凝聚,液氮不會在其中填充。臨界半徑可由凱爾文方程給
出了:
Rk= −log(/414.0 )P/P0
Rk稱為凱爾文半徑,它*取決于相對壓力P/P0。凱爾文公式也可以理解為對于已發生凝聚的孔,當壓力低于一定的P/P0時,半徑大于Rk的孔中凝聚液將氣化并脫附出來。
理論和實踐表明,當P/P0大于0.4時,毛細凝聚現象才會發生,通過測定出樣品在不同P/P0下凝聚氮氣量,可繪制出其等溫吸脫附曲線,通過不同的理論方法可得出其孔容積和孔徑分布曲線。*常用的計算方法是利用BJH理論,通常稱之為BJH孔容積和孔徑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