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污水處理工程中的混凝沉淀池的調試要注意哪些要點和原理?
在混凝劑的作用下,使廢水中的膠體和細微懸浮物凝聚成絮凝體,然后予以分離除去的水處理法。混凝澄清法在給水和廢水處理中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它既可以降低原水的濁度、色度等水質的感觀指標,又可以去除多種有毒有害污染物。
混凝沉淀調試的要點:PH值、加藥量、排泥量;
PH值:
根據原水的污染物的不同,混凝沉淀中的PH值的控制也不同,需要根據污染物的沉淀PH值來控制,可以略高于設計值。
加藥量:
單位體積水中投加的藥劑量稱為“加藥量”,單位為mg/l。混凝劑的投加量除了與混凝劑品種有關外,還與原水的水質有關。當投加的混凝劑量過小時,高價電解質對膠體顆粒的電荷斥力改變不大,膠體難以脫穩,混凝效果不明顯;當投加的混凝劑量過大時,則高價反離子過多,膠體顆粒會吸附過多的反離子面使膠體改變電性,從而使膠體粒子重新穩定。因此混凝劑的投加量有一個佳值,其大小是調試中的關鍵。
排泥量:
排泥量的大小視沉淀區的泥位情況來定,排泥量過大,會使排出的水量過大造成回收率低,排泥量過小,會容易使沉淀池泛泥,造成出水濁度較高,因此在調試中需要調節一個合適的排泥量。
混凝沉淀池的調試要點還有很多需要摸索的地方,還需要在實際調試過程中了解更多的水質參數來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