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毛起球的原理:
在毛紗的加工過程和毛衫的穿著過程中,受到摩擦力、拉力等各種外力的作用,毛紗中毛纖維易勾出形成環狀或單頭脫離狀,經反復摩擦后,毛纖維糾結在一起,形成球狀,起毛球程度的大小主要取決于:
1.產品的用料
低檔原料,長度短、細度不勻、短毛率高,國毛、低支外毛等原料均屬此列。
2.織物結構
毛衫產品為針織品,其織物密度、線圈結構的緊密程度對毛衫的起毛起球也有影響,表面比較平整光潔的織物,如平針織物、羅紋織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要比表面不平伏的織物結構如胖花織物、抽條織物強。
3.紡紗工藝控制
紡紗方式、纖維性質和紗的捻度決定了纖維伸出紗線表面的多少,低支羊毛紡制的產品,常看見紗線表面摻有一根根粗硬的腔毛,這種產品多易起球。
4.洗滌方式和穿著
毛衫的洗滌方式有時是起毛起球的重要原因,非注明“可機洗”的產品必須采用“小心手洗”方式進行洗滌,切不可為省事而投入洗衣機中一洗了事,因為在洗衣機的強力作用下,摩擦加劇,造成起毛起球。一般情況下,肘部、兩肋處摩擦起球較為顯著。
改善織物起毛球的方法:
從起球的過程和機理可以看出,織物起球必須滿足以下條件:纖維要有足夠的強度伸長性和耐疲勞性;纖維要柔軟、易于彎曲變形和相互糾纏;要有足夠多和足夠長的毛羽;要有產生糾纏的摩擦條件。目前國內改善抗起球性的方法有不少,如改變纖維成分和性能;通過改變紡紗工藝改變紗線的結構;改變織物組織結構;以及選擇合適的染色后整理工藝等,具體如下:
1.選擇在紗線和織物生產過程中不容易起球的纖維,比如純棉針織物就比滌棉針織物不容易起球;
2.在紗線和面料的批量生產中,要考慮減少摩擦,可以選擇合適的紗線潤滑劑;
3.燒毛或者剪毛。該方法能去掉織物表面的絨毛,使得能夠顯露在織物表面的纖維頭端減少,從而使織物不容易起毛球;
4.生物拋光。將纖維素酶作用于織物表面,在水洗和機械沖擊的聯合作用下,可以除去棉織物表面的毛茸和纖維末梢,從而使得棉織物表面組織變得清晰,這種整理方式因為纖維的末梢是被除掉而不是在原處被覆蓋,所以其抗起球效果持久,但是必須注意嚴格控制工藝條件,否則會造成克重以及強力的損失;
5.樹脂整理法。將樹脂整理到織物表面后,會交聯成網狀膜,即包覆在纖維表面形成一層耐磨的樹脂膜,從而使得纖維的滑移減弱;另外,樹脂均勻地交聯凝聚在紗線表層,使得纖維纖維粘附在紗線上,摩擦時不容易起球,進而改善了織物的抗起球性能。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267989561
加盟熱線: 15267989561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