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傳感器用于各行各業,加之這些年來,家用電器、汽車、信息產業三方面的飛速發展,對傳感器需求大增,所以傳感器制造業發展很快,形成獨立的產業,這就拉動了工業設備,特別是半導體設備制造業的發展,所以中國有必要特別關注傳感器產業。
傳感器產品品種多,采用的科學原理多,技術密集,具有多樣性、邊緣性、綜合性和技藝性,需要多學科、多種*配合;又雖然具有高附加效益,但本身價格不高,所以要推動傳感器產業的發展,是有難度的。
我國在傳感器生產產業化過程中,應該在引進技術和自主創新兩方面都不放松。在引進*技術中,可以提高自己的技術,同時也滿足了國內市場的需求,形成了傳感器生產產業規模。如橫河公司zui近發布的EJX多變量變送器,就是個可以考慮引進技術的例子,它精度高(0.025%)、智能化程度高,采用現場總線技術,由于能把質量、流量、介質壓力及導管堵塞診斷、蒸氣體熱診斷和孔板磨損情況等多種變量和信息經現場總線傳輸給*控制室;對保證生產和提供設備維護信息、保證安全運行都很有利,這種新型變送器的發展,配合了自動化系統管控一體化的變革,只有信息源頭能力強了,信息豐富了,才能使信息化更好促進生產力發展。另外,他有廣闊的市場,因為它在石油化工、冶金、電力等多個行業均用量很大。
近年來,傳感器正處于傳統型向新型傳感器轉型的發展階段。新型傳感器的特點是微型化、數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統化、網絡化,它不僅促進了傳統產業的改造,而且可導致建立新型工業,是21世紀新的經濟增長點。微型化是建立在微電子機械系統(MEMS)技術基礎上的,目前已成功應用在硅器件上形成硅壓力傳感器(如上述EJX變送器)。
多傳感器數據融合技術正在形成熱點,它形成于20世紀80年代,它不同于一般信號處理,也不同于單個或多個傳感器的監測和測量,而是對基于多個傳感器測量結果基礎上的更高層次的綜合決策過程。有鑒于傳感器技術的微型化、智能化程度提高,在信息獲取基礎上,多種功能進一步集成以致于融合,這是必然的趨勢,多傳感器數據融合技術也促進了傳感器技術的發展。多傳感器數據融合的定義概括:把分布在不同位置的多個同類或不同類傳感器所提供的局部數據資源加以綜合,采用計算機技術對其進行分析,消除多傳感器信息之間可能存在的冗余和矛盾,加以互補,降低其不確實性,獲得被測對象的一致性解釋與描述,從而提高系統決策、規劃、反應的快速性和正確性,使系統獲得更充分的信息。其信息融合在不同信息層次上出現,包括數據層(像素層)融合、特征層融合、決策層(證據層)融合。由于它比單一傳感器信息有如下優點,即容錯性、互補性、實時性、經濟性,所以逐步得到推廣應用。應用領域除軍事外,已適用于自動化技術、機器人、海洋監視、地震觀測、建筑、空中交通管制、醫學診斷、遙感技術等方面。
我國傳感器產業要適應技術潮流,向國內外兩個市場相結合的化方向發展,讓傳感器和檢測儀表抓住信息化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