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北京百奧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技術文章>>PCR反應準備工作要怎么做呢?
PCR全稱多聚酶鏈式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一種非常強大的技術,可以通過一種非常簡單但是高效的方法來復制DNA,它可看作是生物體外的特殊DNA復制,PCR的最大特點是能將微量的DNA大幅增加。那PCR反應準備工作要怎么做呢?
1.PCR反應體系
1.10×擴增緩沖液 10μl
2.4種dNTP混合物(終濃度) 各100~250μmol/L
3.引物(終濃度) 各5~20μmol/L
4.模板DNA 0.1~2μg
5.Taq DNA聚合酶 5~10 U
6.Mg2+(終濃度) 1~3mmol/L
7.補加雙蒸水 100 μl
其中dNTP、引物、模板DNA、Taq DNA聚合酶以及Mg2+的加量(或濃度)可根據實驗調整,以上數據僅供大致參考值。
PCR反應五要素:
1.引物:(PCR引物為DNA片段,細胞內DNA復制的引物為一段RNA鏈)引物有多種設計方法,由PCR在實驗中的目的決定,但基本原則相同。
2.酶:PCR所用的酶主要有兩種來源:Taq和Pfu,分別來自兩種不同的噬熱菌。其中Taq擴增效率高但易發生錯配。Pfu擴增效率弱但有糾錯功能。所以實際使用時根據需要必須做不同的選擇。
3.dNTP包括dATP, dGTP, dTTP, dCTP
4.模板:模板即擴增用的DNA,可以是任何來源,但有兩個原則,第一純度必須較高,第二濃度不能太高以免抑制。
5.緩沖液:(其中需要Mg2+)
緩沖液的成分最為復雜,除水外一般包括四個有效成分:
緩沖體系,一般使用HEPES或MOPS緩沖體系;
一價陽離子,一般采用鉀離子,但在特殊情況下也可使用銨根離子;
二價陽離子,即鎂離子,根據反應體系確定,除特殊情況外不需調整;
輔助成分,常見的有DMSO、甘油等,主要用來保持酶的活性和幫助DNA解除纏繞結構。
2.PCR引物設計PCR反應中有兩條引物,即5′端引物和3′引物。設計引物時以一條DNA單鏈為基準(常以信息鏈為基準),5′端引物與位于待擴增片段5′端上的一小段DNA序列相同;3′端引物與位于待擴增片段3′端的一小段DNA序列互補。
引物設計的基本原則
1.引物長度:15-30bp,常用為20bp左右。
2.引物堿基:G+C含量以40-60%為宜,G+C太少擴增效果不佳,G+C 過多易出現非特異條帶。ATGC最好隨機分布,避免5個以上的嘌呤或嘧啶核苷酸的成串排列參照。
3.引物內部不應出現互補序列。
4.兩個引物之間不應存在互補序列,尤其是避免3 ′端的互補重疊。
5.引物與非特異擴增區的序列的同源性不要超過70%,引物3′末端連續8個堿基在待擴增區以外不能有wan全互補序列,否則易導致非特異性擴增。
6.引物3‘端的堿基,特別是最末及倒數第二個堿基,應嚴格要求配對,選擇是G和C。
7.引物的5′端可以修飾。如附加限制酶位點,引入突變位點,用生wu素、熒光物質、di高辛標記,加入其它短序列,包括起始密碼子、終止密碼子等。
3.模板的制備PCR的模板可以是DNA,也可以是RNA。模板的取材主要依據PCR的擴增對象,可以是病原體標本如病毒、細菌、真菌等。也可以是病理生理標本如細胞、血液、羊水細胞等。法醫學標本有血斑、毛發等。
標本處理的基本要求是除去雜質,并部分純化標本中的核酸。多數樣品需要經過SDS和蛋白酶K處理。難以破碎的細菌,可用溶jun酶加EDTA處理。所得到的粗制DNA,經酚、lv仿抽提純化,再用乙醇沉淀后用作PCR反應模板。
4.反應的控制
1.PCR反應的緩沖液 提供合適的酸堿度與某些離子
2.鎂離子濃度 總量應比dNTPs的濃度高,常用1.5mmol/L
3.底物濃度 dNTP以等摩爾濃度配制,20~200umol/L
4.TaqDNA聚合酶 2.5U(100ul)
5.引物 濃度一般為0.1 ~ 0.5umol/L
6.反應溫度和循環次數
變性溫度和時間 95℃,30s
退火溫度和時間 低于引物Tm值5 ℃左右,一般在45~55℃
延伸溫度和時間 72℃,1min/kb(10kb內)
Tm值=4(G+C) +2(A+T)
循環次數 :一般為25 ~ 30次。循環數決定PCR擴增的產量。模板初始濃度低,可增加循環數以便達到有效的 擴增量。但循環數并不是可以無限增加的。一般循環數為30個左右,循環數超過30個以后,DNA聚合酶活性逐漸達到飽和,產物的量不再隨循環數的增加而增加,出現了所謂的“平臺期"
以上就是有關于PCR反應準備工作要怎么做的問題解答,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請咨詢百奧創新客服哦~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