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北京中慧天誠科技有限公司>>技術文章>>數字電荷儀指南
靜電的是存在剩余電荷。電荷是有關靜電現象的物理量。電位,電場,電流等有關的量都是由于電荷的存在或電荷的移動而產生的物理量。科研、高校、檢測站和工礦企業需要測量物體的電荷或電荷密度。
本儀器是測量物體的電荷量的數字顯示電荷量儀,直接讀出電荷量值,可配合法拉第筒等使用。
適用范圍:
1.測量防靜電工作服和紡織品的帶電電量以及帶電電荷密度(GB12014、GB12704)。
2.測量粉體、液體、固體的帶電電荷量。
3.測量靜電火花放電電量。
4.研究摩擦帶電系列。
5.測量靜電導體的電容量。
6.測量物體表面電位及電荷面密度。
產品特點:
1.直接顯示電荷量值 ;
2.適應不同被測對象的需要 ;
3.測量范圍為±10pC ~±20μC;
4. 數字管顯示;
5.具有清零開關;
規格參數:
測量范圍:±10pC ~±20μC (±1×10-11~±2×10-5 )
顯示方式:數碼管顯示
準 確 度:±(0.5% 讀數 + 2 數位)。
工作電源:AC 220V, 50Hz
使用環境:-10℃~45℃;80% RH
外形尺寸:220mm*230mm*70mm
產品重量:約2kg
應用范圍:
1.檢測防靜電工作服和紡織品的帶電電量
按照GB12014,將工作服放入滾筒擦機摩擦內使其帶電,把帶靜電后的工作服投入法拉第筒內,從數字電荷儀上讀出電荷量值。復零后可進行下次測量。若是測量紡織品的帶電電荷量,可按照標準GB/T 12703《紡織品靜電性能測試方法》進行。
2.測量粉體、液體、固體的帶電電荷量
測量粉體的帶電電荷量時,可根據被測粉體的多少制作不同形狀和不同規格的法拉第筒。粉體帶電的方式可以是摩擦帶電或在電場中荷電。如測量粉塵在電場中的荷電。也可以讓粉體從滑槽中滑下帶電。
3.測量火花放電電荷轉移量
當帶有靜電的靜電非導體與接地金屬體接近時會發生火花放電。用數字電荷儀測量出放電電量。
4.測量金屬體的自電容和互電容量
讓金屬體帶上靜電(電壓為V)后用法拉第筒和電荷量儀測出金屬球的帶電電荷量Q,由公式C=Q/V計算出電容量。
使用方法:
法拉第筒:
使用數字電荷儀測量電荷量時,應與法拉第筒配合。若測量金屬導體的電荷量,可以不用法拉第筒。而測量非金屬時,要用法拉第筒。法拉第筒的大小可以根據被測物體的大小而定。其大小要求放入被測物體。其結構是由金屬內筒(或其它形狀的金屬容器)和金屬外筒組成,內外筒之間的,緣電阻要求在10^12Ω以上,內外筒之間可有蓋或無蓋。在測量微小電荷量時,用20nC和2pC的量程時, 應使用內蓋和外蓋,內蓋要有絕緣。
面板說明:
1.電源開關(POWER ON)。把這開關向上撥到ON位置,儀器接通電源,同時數碼管顯示數字。
2.量程開關。共五個量程2pC、20nC、200nC、2μC、20μC。其中2pC檔是在20nC檔擴展的,當用2PC檔測量,微小電荷量時,把量程開關撥到20nC檔,從機箱后面板按將"擴展量程開關"使數碼管,末位顯示“P",即此時計量單位為PC。也就是處于擴展量程位置。開關復位后,恢復電荷儀的功能。可根據被測物體帶電電量的多少選擇合適的量程。若不能估計被測物體帶電電量的多少,應把量程開關撥到量程(20μC)。若讀數很小或讀數為零,可逐漸換用較小的量程。通常測量工作服的帶電電量用2μC檔。
3.顯示結果。顯示結果由四位數字組成,高位顯示“1"或不顯示。MAX顯示值為“1999"或“-1999"。過量程顯示“1",后面三位數字不顯示。
4.輸入端(INPUT)。此端為儀器的輸入端,應與法拉第筒相連。儀器芯線與法拉第筒內筒相連,儀器地(屏蔽線)與法拉第筒外筒相連。
5.調零旋鈕(ZERO)與清零開關(ZERO CHECK)。測量之前應調好零位。將清零開關按下清零,當量程處在20nC或低量程時有時清零開關復位后,顯示不為零, 這是由于開關的接觸起電造成的而不是清零開關的問題。為了使讀數準,可再細調調零旋鈕使得顯示值為“000"。或從測量結果中減去開始的讀數(應該記下讀數的正負)。
使用步驟:
1.接通電源:把電源開關撥到ON位置,儀器接通電源,數碼管顯示。
2.選擇量程:根據被測物體帶電電量的多少選擇合適的量程。若不能估計被測物體帶電電量的多少,應把量程開關撥到量程(20μC),若讀數很小或讀數為零,可逐漸換用較小的量程。
3.調整零點:將清零開關(ZERO CHECK)按住不松手,同時仔細調節調零旋鈕(ZERO),使得顯示值為“000"。
4.測量:清零后便可測量,在測量過程中若顯示為“1",此時應清零,換用較大的量程。
注:若顯示為“1",此時應清零,換用較大的量程。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