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來自丹麥和瑞典的一個研究小組比較了從一名84歲的患有缺血性冠狀動脈疾病(ischemic coronary disease)的男性供者體內獲得的脂肪干細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ASCs)和骨髓干細胞(bone marrow-derived stem cells, BMSCs)再生性治療心肌梗塞模式大鼠的療效時,他們發現盡管這兩種類型的干細胞并不誘導心肌血管新生,但是ASCs更多地保護實驗大鼠的心臟功能.相關研究結果于2012年12月4日免費地在線發表在Cell Transplantation期刊上,論文標題為"Comparison Of 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And Bone Marrow-Derived Stem Cells In A Myocardial Infarction Model".
論文共同作者Trine Fink博士說,"利用骨髓間充質干細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MSCs)和脂肪干細胞(ASCs)治療心肌梗塞已表現出大有希望的結果.已證實移植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心肌梗塞能夠改善模式動物的左心室功能.在這項研究中,我們比較了一名患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老年人捐獻的ASCs和BMSCs隨機地被移植到兩組心肌梗塞模式大鼠體內且這些大鼠不需服用免疫抑制藥物時的療效."
研究人員注意到細胞供者的年齡和健康是重要的因子,還注意到利用來自患有心肌缺血的老年病人的細胞進行細胞移植的影響需要被闡釋.
研究人員發現在接受ASCs移植的一組大鼠中,ASCs緩解心肌梗塞發作后的心力衰竭,而接受BMSCs移植的一組大鼠沒有表現出類似的益處.他們發現BMSCs要比ASCs分泌出顯著更大數量的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但是并不產生更好的血管新生反應.此外,接受ASCs移植的一組大鼠在左心室功能上發生改善.
研究人員說,這兩種類型的干細胞并不誘導心肌血管新生也讓人們對供者年齡和健康是否影響用于治療心肌梗塞的干細胞療效產生懷疑.
他們作出結論,"盡管這項研究支持之前的發現:當與BMSCs相比時,ASCs更不可能因衰老而在數量和療效上下降,但是人們還需要確定來自患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老年病人的間充質干細胞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