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商
上海實潤實業有限公司資料大小
136.9KB資料圖片
下載次數
22次資料類型
JPG 圖片瀏覽次數
157次
古代度量衡賦之平權衡賦
平權衡賦①
(以“晝夜平分,鈞銖取則”為韻)
劉禹錫②
惟天垂象,惟圣作程。③播二氣而是分晷度,立五則而在審權衡。④上穆天時,應陰陽之克正;下統人極,俾準繩而惟平。⑤于是黍累無差,毫厘必究,等度量而化通遠邇,體平均而勢行宇宙。⑥當其夾鐘中律,南呂戒候,銅渾應節于寒暑,玉漏方齊乎宵晝。⑦繇是命有司而申令,考前王而是遵,權輕重以審則,中規矩而和鈞。⑧事垂文兮,風傳乎千古;道如砥兮,日用于兆人。⑨懿夫正以處中,平而立矩:命其同也,有虞之制克彰;稱其謹焉,宣父之言可取。⑩故能用該仁里,象合天文:既左旋而右折,量輕并而重分。(11)持平罔虧,可為范于秉鈞之佐;立信惟一,將有助于執契之君。(12)不然,則何以懸之而息彼詐,正之而協于晨夜? (13)得平則正,我之道兮允執厥中;益寡裒多,眾所用兮不言而化。(14)化之有孚,功莫可逾。(15)立規程罔慚夫龜鏡,揣鈞石寧失乎錙銖。(16)匪假垂鈞,而其用不匱;何勞剖斗,而所爭自無。(17)方今度惟貞,萬邦承則,順時設教兮靡不獲所,同律和聲兮尤臻其極。(18)玉衡正而三階以平,七政齊而庶政不忒矣。(19)美君臣之同體,猶權衡以合德;宰準繩之在心,庶輕重之不惑。(20)
譯注/梁錫鋒:
天帝在天上顯示天象,圣人在人間制定度量衡準則。上天播撒陰陽二氣以劃分日晷刻度,圣人制定五則來審察稱重工具權衡。上和自然時節,應和陰陽能達到公正;下統社會準則,使用準繩以求公平。這樣一來,測量時就能夠做到一黍一累都不差,一毫一厘都弄得清清楚楚,統一度量衡改變此前混亂的狀況從而使遠近沒有阻隔,推行公平公正從而暢通天下、古今通行。當夾鐘合乎音律、南呂預告節氣的時候,銅制渾天儀就會響應寒暑時節,玉制漏刻也恰好與白天黑夜一致。于是命令主管部門頒布命令,考察先王制度加以遵守,衡量輕重來審察準則,合于規矩使度量衡標準準確劃一。事跡通過文章流傳久遠,正道有如磨刀石為百姓所日用。正是為了處于中,平才可以立矩:命令度量衡統一,舜的制度才能夠彰顯;聲言要認真對等度量衡,孔子的話可以遵行。所以權衡稱重工具的使用能夠普及民間,形象合于天象:向左旋可以作為規,向右折可以作為矩,可以把輕的合在一起稱,也可以把重的分開稱。持秤公平沒有短缺,可作為掌管國務的宰相的取法對象;建立信譽始終如一,將有助于執掌兵符的帝王。不如此,則何以懸掛權衡就可以平息偽詐欺騙,不偏不斜就可以與晨夜相合呢? 得平就可以正,大道就是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損有余以補不足,民眾就會為我用,不假于言辭就可以教化。用信來教化民眾,功莫大焉。設立規章制度要合理,這樣無論是面對占卜的龜甲還是可以照見美丑的鏡子,內心都不感到慚愧;稱量鈞石之重寧可吃點小虧而不用錙銖必較。不借助于懸掛權衡,就可以資財不匱乏;不用劈開量斗,爭奪自然就沒有了。現在百事按照正道去做,萬國秉承法規,根據時勢施行教化則百姓各得其所,一起唱出的歌聲合乎音律達到*。玉衡正則三階就可以達到水平,日月五星運行正常則政務就不會有差錯。君臣一體真是太好了,猶如權與衡相互配合而成其用;用心去治理準繩等量具,大概對物體的輕重就不會感到迷惑了。
以度量衡入賦,是唐人*。據記載,現存唐人度量衡賦共九篇。中國計量學院梁錫鋒教授對這九篇度量衡賦進行了譯注。現轉發其中一篇譯文,其他幾篇隨后進行轉發,以供廣大讀者共同鑒閱。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