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秤內校及角差校準步驟
食品工廠電子秤的準確性至關重要,電子秤不準不但可能造成浪費,而且可能因為終產品凈含量達不到要求觸發法規問題。在日常二方或者三方審核時經常會被問道是否進行了內部校準,那么為什么要進行內部校準?又如何有效的進行內部校準哪?我們常說的電子秤允許的最大偏差范圍該如何計算?帶著這些疑問讓我們一起探究他們的答案吧。
電子秤內部校準的常見問題
1.1:為什么要做內部校準,多久做一次比較合適?
隨著電子秤使用年限的增加以及諸如震動、環境波動、污染、部件老化等外部因素的影響,電子秤的準確度會下降,因此通過定期外部校準和適當頻率的日常內部校準來識別這些影響就顯得尤為重要,可大幅延長電子秤的使用壽命并減少因為稱量不準確帶來的成本損失。
目前國內外相關標準內沒有規定內部校準的具體頻率,一般是遵循在這個周期內電子秤超出允許誤差的風險盡可能小;經濟合理,校準成本盡可能小的原則進行。
一般建議單班生產的企業在電子秤使用前或者挪動后進行一次校準是比較合適的,連續生產的企業通常建議每班或者每次使用人員交接班時進行一次內部校準,這樣頻率設定的考量主要是在電子秤發生異常時及時發現并隔離相關產品,在不增加過多額外工作條件下,盡可能減少異常影響的范圍。
1.2:用于校準的砝碼如何選擇?角差校準砝碼和線性校準的砝碼量程通常是什么?
角差校準和線性校準是內部校準驗證電子秤準確性的常用方法,前者用于驗證同一物體在秤臺的各個不同位置的讀數的一致性,后者驗證當加載重量時顯示重量和實際重量間的吻合程度。
角差校準和線性校準都是必須的嗎?只做角差校準是否可以?
1.3:用于校準的砝碼如何選擇?角差校準砝碼和線性校準的砝碼量程通常是什么?
《JJG 539-2016數字指示秤》中規定“7.1. 1. 1 檢定用的標準祛碼應符合JJG 99 的計量要求,其誤差應不超過表1規定的相應載荷最大允許誤差的1/3"。
例如最小刻度是1mg,的Ⅱ等級天平,用E2 等級或 F1等級的砝碼進行校準都可以。最小刻度是0.1g的Ⅲ級電子秤,可使用M1砝碼校準,M1等級是屬于國標的基本等級。天平砝碼等級越高,誤差范圍就越小,校準天平的數據就越來越精準。
參考在《GB/T26497-2011 電子天平》和《JJG539-2016數字指示秤》中用于測試偏載時使用的砝碼,量程為最大載荷的1/3,因此在內部校準時一般選擇 電子秤最大量程1/3量程砝碼 放在秤臺4角和中心進行稱量。線性校準一般選擇 20%max 和60%max 砝碼 稱量。
電子秤的最大允許誤差的計算
2.1:電子秤誤差多大是允許的?標準出處在哪里?
最大允許誤差:不論加載或者卸載,在空載與最大稱量之間的任意載荷,均需要滿足相應的允許范圍,具體要求可以查閱《GB/T26497-2011 電子天平》中“6.1.2示值誤差"和《JJG539-2016數字指示秤》中“5.4秤的最大允許誤差",兩個標準中為我們規定了相關載荷最大允許誤差的要求(見表1),只要在規定的誤差范圍內都是可以接受的。
表1.電子秤最大允許誤差表(MPE)《JJG539-2016 數字指示秤》
2.2:案例分析:電子秤最大允許誤差計算
下圖是一臺電子秤的銘牌,其準確度等級為Ⅲ級,最大量程為6000g,此時在車間內對其進行校準,如果使用重量m=2000g的砝碼來校準確認其狀態,求電子秤最大允許的偏差范圍。
電子秤出廠前需要進行檢定以便校驗其電子顯示讀數的準確性。JJG539-2016《數字指示秤檢定規程》中規定秤的檢定分度值與實際分度值相等,須在秤體上標明,一般秤上只標有“分度值"三個字,所以我們看到銘牌中標識為d=e=2g。
第一步,我們查詢JJG539-2016《數字指示秤檢定規程》中電子秤最大允許誤差如表1。
第二步,對照Ⅲ級電子秤,砝碼重量m=2000g,電子秤的檢定分度值e=2g,即m=1000e。
第三步,表1查找Ⅲ級電子秤,數值1000落在500<m≤2000這一范圍內,此時2對應的最大允許誤差為±1.0e(此電子秤e=2g)=±2.0g。
因此稱量2000g砝碼電子秤給出的讀數在1998g-2002g之間時,可認為電子秤狀態良好。
電子秤日常校準方法
可以選擇質量符合特定比例(比如量程的三分之一)的砝碼進行校準。也可以參考供應商給出的建議,具體校準過程如下:
每日使用前或移動后查看電子秤水平儀中氣泡是否在標注的圓圈內,如果不是調整底部旋鈕調至水平。
角差校準選擇電子秤最大量程1/3量程的砝碼,將相應的標準砝碼放在如上圖電子秤臺面的4角及中心點,移動過程抬起砝碼不要在秤盤表面摩擦,以免刮花砝碼表面,記錄讀數,讀數與砝碼差值均不超過允許的最大誤差,則認為電子秤性能穩定可以使用,該方法通常用于每個生產日電子秤開機后進行。
線性校準砝碼量程的使用并沒有統一標準,客戶推薦其供應商選擇電子秤20%、40%、60%量程的砝碼進行線性校準(通常建議采購相應量程的砝碼,如果是多個砝碼達到相應量程也是可以接受的),將相應的標準砝碼放在電子秤臺面的中央,分別進行秤量,讀數與標準砝碼對照,偏差不得超過最大允許誤差且成線性關系,則認為電子秤性能穩定可以使用,該方法通常每周或每月進行,具體頻率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而定。
記錄結果,提前計算該規格電子秤在某一重量下標準砝碼的最大允許誤差,并將其填寫在記錄表底部,每次校準時就可以輕松查看相關標準。
表2.電子秤校準記錄表(僅供參考)
電子秤的校準涉及到專業標準的查詢和銘牌的解讀,因此特別不容易記憶,快快收藏這篇文章當遇到類似問題時,拿出來按照文章步驟進行計算即可。
出現超出最大允許誤差后的操作
通過校準、核查發現其反復出現超出最大允許誤差的情況,需要對該電子秤進行標識,并拿出生產區域防止誤用。
若該異常電子秤已經用于生產,需要隔離上次校準正常到本次識別異常期間的產品,評估相關風險后采取如重新稱量等措施。
對問題電子秤進行調整、修理、降級使用甚至報廢處理,同時建議調查問題產生原因,避免類似問題的發生。
參考文獻
JJG539-2016《數字指示秤檢定規程》.
GB/T 26497-2011 《電子天平》.
梅特勒 SOP for Periodic Eccentricity Tests (Routine Tests).
電子秤內校及角差校準步驟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