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多國聲明對化妝品檢測標(檢測儀器)準更新,對其檢測更加嚴格,致使化妝品檢測成本增加。當然也是為確保消費者使用安全。
近期,卡塔爾環保部發表關于加強管控進口化妝品的聲明。自2015年1月1日起,卡塔爾將對每一種針對臉部及身體的個人保養產品實行到港時強制管制,且要求必須有被*實驗室所出具的合格證書,以表明產品與GSO標準(GSO 1943/2009)相一致。其他技術細節都需要再被測試。
目前,洗發精、染發劑和香水這三種產品已被明確歸類在此規定中,可以肯定的是,二次技術檢測會給企業帶來時間及成本上的壓力。
澳大利亞計劃于2014年10月1日起禁止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在化妝品中的使用。原因是DBP被分類為生殖毒性物質(有毒有害氣體)。目前,在澳大利亞對化妝品中DBP的使用并未有任何限制,而且有被廣泛使用的趨勢。
自2015年5月起,沙特阿拉伯將對所有進口化妝品實行密封包裝要求,要求每件化妝品皆須以塑膠薄膜、鋁箔紙或透明保鮮膜完整包覆封裝,同時在包裝上標以對應阿拉伯文警示語,如“若是罐子或軟管的外膜包裝被破壞,請勿使用此產品”,以確保消費者使用安全。
2014年7月2日,韓國食品藥品*發布505號通報,擬修訂化妝品法案實施細則,制定了促進企業符合良好作業規范的具體原則,以提高化妝品生產商的產量與質量控制,其中在彩妝內容里增加了面部彩繪,之前的“人體彩繪”擬修訂為“人體彩繪、面部彩繪”。
面對各國集中修訂化妝品相關規定,企業應予以重視,建立健全自檢自控體系,認真對待從訂單要求確認、原料采購、環境衛生、安全生產、檢測認證、獨立包裝、出口清關等所有環節,確保各個環節符合成品要求,并且有據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