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0731-84473275
當前位置:吉首市中誠制藥機械廠>>技術文章>>中藥紫菀的功效及作用簡介
藥理作用
1.抗菌:體外試驗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宋內氏痢疾桿菌、變形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及霍亂弧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
2.去痰:紫菀皂素能使動物呼吸道分泌物增加,麻醉兔灌服煎劑1克/公斤,有顯著祛痰作用。作用可維持4小時以上。
3.鎮咳:從紫菀根部的醇提取物中分離出一種無色針狀結晶對用氨水噴霧引起的小鼠咳嗽有顯著效果。
4.抗癌:從紫菀中分離出的表無羈萜醇對艾氏腹水癌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5.本品含皂甙,有強烈的溶血作用,故不宜作注射用。
加工炮制
1.凈制:除去雜質。
2.切制:除去雜質,洗凈,稍潤,切厚片,干燥。
紫菀怎么切片請點擊進入
紫菀怎么烘干請點擊進入
紫菀怎么粉碎請點擊進入
紫菀怎么煎藥請點擊進入
紫菀怎么做藥丸請點擊進入
3.炮炙:
①蜜制:取紫菀片,先將煉蜜加適量開水稀釋后,加入紫菀中拌勻,悶透。置鍋內用文火炒不粘手,取出,放涼。每紫菀100公斤,用煉蜜25公斤。
②炒制:取紫菀置熱鍋內,用文火炒至老黃色或微焦。
③蒸制:取紫菀凈片,置蒸籠內,蒸約1小時(以上氣后算起)取出,干燥。
④麩制:先將鍋燒熱,傾入麥麩,待煙起,加入紫菀片,炒至淡黃色,篩去麥麩即可,每紫菀100公斤,用麥麩25公斤。
性味歸經
【性味】辛、苦,溫。
【歸經】入肺經。
功效主治
1.溫肺止嗽:本品辛溫散寒,入肺經,可用于風寒束肺,肺氣壅實的咳嗽、氣喘等證。
2.潤燥止咳:風燥傷肺,肺失清潤,燥證與風寒并見,證屬涼燥。證為干咳少痰或無痰,咽干鼻燥,并有惡寒發熱,頭痛,無汗,舌苔薄白而干等癥。可選用紫菀溫肺潤燥止咳。
3.益氣平喘: 《證治準繩·喘》:“肺虛則少氣而喘。”勞欲,久病肺弱,咳傷肺氣,肺之氣陰不足,以致氣失所主而短氣喘促,氣祛聲低,咳聲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風,或咳嗆痰少質粘,煩熱口于,面潮紅,舌質淡紅,脈軟弱或細數。可選用紫菀益肺氣止咳。《新修本草》:“治氣喘,陰痿。”《本草衍義》:“益肺氣。”
4.化痰止血:《本草從新》:“專治血痰,為血勞藥。陰虛肺燥,肺陰耗傷。肺失滋潤,脈絡損傷。其證干咳,咳聲短促,痰中時有血絲,午后手足心熱,或有盜汗,口干咽燥,胸悶隱痛,舌邊尖紅,脈細數。可選用本品潤肺化痰止血。”
5.解毒利咽:紫菀苦能清熱,入肺經故能清熱解毒利咽。《諸病源侯論》曰:“喉痹者……風毒客于喉問,氣結蘊積而生熱。”本證多由風熱之邪由口鼻侵襲咽喉,使氣血壅滯,化熱生毒而致,初起咽部干燥不適,咽痛較輕,或吞咽時略感咽痛,繼之咽痛明顯。以致吞咽不利,痛連耳內,蒂丁腫脹下垂,聲嘶,語音重濁,病初可有怕冷、惡寒,頭痛,肢節酸楚。繼之身熱,口渴欲飲,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苔薄黃,脈洪數。可選用本品清熱解毒、利咽消腫。《食鑒本草》:“主肺經虛熱,開喉庳,取惡涎。”
6.鑒別應用
紫菀與款冬花均能潤肺下氣,消痰止咳,而且溫潤不燥,寒熱虛實均宜。二藥常相須為用,以治喘咳痰多,或勞嗽咯血等證,但紫菀偏于去痰,款冬花偏于止咳。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9克;或入丸、散。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1.款冬為使,惡天雄、翟麥、雷丸、遠志,畏茵陳蒿。(《本草經集注》)
2.惡藁本。(《新修本草》)
3.勞傷肺腎,水虧金燥而咳喘失血者非所宜。(《本草正》)
4.有實熱者忌服。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