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則油液的污染度等級為20/17而污染度等級18/13則表示油液中大于5um顆粒數等級代碼為18每毫升顆粒數在13002500之間;大于15pan顆粒數等級代碼為l3每毫升顆粒數在4080之間。
并且對演講形式和報告采用的污染顆粒尺寸都進行了修訂。規范修訂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試驗粉塵的改變(由ISOMTD粉末取代了ACFTD以及相應的顆粒計數器校準方法的改變。ISO44061987污染度等級標準的修訂。新規范將等級代碼增加到30個。
都不可防止地會受到污染物的入侵,凡是以流體作為工作介質的液壓系統。其中固體顆粒是主要的污染物。這些污染物入侵系統后
從而引起系統故障。有資料表明,以各種磨損機理對液壓系統中的元件發生磨損作用。液壓系統的故障大約有70%由于油液污染
要想使系統維持正常運行,引起的而固體顆粒污染物引起的液壓系統故障又占總污染磨損故障的60%一70%因此。必需嚴格控制系統油液的污染度,也即要嚴格控制油液中所含固體顆粒污染物的濃度。
人們希望能定量地描述和評定系統油液的污染水平,為了方便實施對系統油液的污染控制。這就需要制定油液污染度的等級規范。1987年,規范化組織制定了ISO44061987液壓系統工作介質固體顆粒
該標準在上被普遍采用(除NA S1638外)國在此基礎上制定了自己的規范GB/T1403919931999年,污染等級代號》規范。規范化組織對原標準進行了修訂,制定了ISO44061999液壓傳動油液
國也利用新標準對GB/T140391993進行了*次修訂,固體顆粒污染等級代號》規范。相應新標準號為GB/T140392002新標
國內有關這兩個標準的使用情況及具體修訂原因均沒有文章報道,準已于2003年5月在國正式實施。但迄今為止。本文將對ISO44o61987和ISO44061999兩個油液污染度等級代號規范進行簡單介紹,并對新規范替代舊標準的原因進行一些說明。ISO44061987污染度等級
第二個代碼則代表每毫升油液中尺寸>15p,該規范采用兩個代碼表示油液的污染度等級。*個代碼代表每毫升油液中尺寸>5m顆粒數。m顆粒數,兩個代碼之間用一條斜線分隔。之所以選擇與5m和15m相應的
因為一般認為,5p,顆粒濃度來定義污染度等級數碼。m左右的微小顆粒濃度是引起液壓系統淤積和堵塞故障的主要原因,而大于15m顆粒濃度則對液壓元件的磨損起著主導的作用,以這兩個尺寸的顆粒濃度作為制
可以比較全面地反映不同大小的顆粒對系統的影響。代碼的數值與相應的顆粒濃度對應。根據顆粒濃度的大小共分為26個等級代碼(從0.90-24相鄰代碼所表示的顆粒濃度之比為2顆粒濃度越大定等級的依據。
使用PLD-0201油液顆粒度分析儀測得每毫升油液中>5um顆粒數為10000>15um顆粒數為8代表等級的代碼越大。ISO44061987規定的污染度等級代碼與顆粒濃度的對應關系見表1例如。0
江蘇潤儀儀表有限公司專業提供:精密數字壓力計_普通膜盒壓力表_普通隔膜壓力表_智能差壓變送器等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