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質量網格化在線監測系統的實施緊迫性討論?
環保監測形勢日趨嚴重,國家對于環境空氣質量監控,傳統采用的是固定站+便攜式的模式。由于價格昂貴導致鋪設的站點非常的稀松,基本一級城市很多也就是每個區一個站點,每個市另外配備5套便攜式設備。已北京市為例,已經算全國監測設備較貴,站點設置較為密集的城市。長期在線監測的站房總共是24個,備用站房是12個。采用的檢測方法大多數都是紅外、紫外、化學發光法等,建站費用將近100萬/站點,維護費用高達10萬/年,平均每3天就要進行一次人工校準所浪費的人力就無法估算了。即便如此,能覆蓋到的地方也是微乎其微,平均每個站點能監測到的也*多不過直徑2公里以內的氣體污染情況,如此計算下來24個站點也就*多覆蓋了48公里的監測范圍。并且每個站點的參數都是標準6參數。按照國家頒布的要求,網格化監測部署HJ 664—2013標準,的是每500米-4公里設立一個小型監測探頭。北京市總共16410.54平方公里,單按一個站點覆蓋2公里計算那么都需要8205臺儀器。對于工業城市污染特征氣體、無組織排放氣體(如垃圾填埋場的VOC、惡臭等)監測不足。發布的時效性較差,都是檢測后人工整理數據后再發布。數據真實性無法追溯,因為數據從儀器導出后的數據是可進行人工修改的。對于國家環保執行標準無人監管,導致數據是否超標無能力過問。空氣質量網格化在線監測系統的實施緊迫性討論。
構建地理信息系統的空氣環境質量監測、預警、預報平臺。實現網格化、大面積聯防聯控,大氣污染溯源通量解析。搭建工業園區環境安全一體化監控平臺。促進環境污染大數據監測。需要低成本、小型化多參數的在線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儀作為現有國控點的補充。需要結合云計算,為管理部門和公眾提供實時的環境空氣質量發布服務。需要結合大數據,邯鄲研盛自主研發推出的HCD6818型空氣質量傳感器及HCD6820型網格化空氣質量監測傳感器可同時實現對顆粒物(PM2.5、PM10)、污染氣體(CO、NO2、SO2、O3)以及氣象五參數的測量(使用HCD6815五參數氣象傳感器可同時測量環境溫度、濕度、風速、風向、大氣壓力),高集成度、成本低、性價比高。通過智能硬件的使用,搭配軟件監測平臺,通過推演無監測點的數據及預測數據。需要結合大數據,分析工廠排污特征,實現在線遠程監管污染偷排。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