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公司布局光纖入戶
光纖復合低壓電纜(OPLC)是光纖入戶的又一新革命,這場革命因參與者范圍更大而備受重視,電網、電信運營商、線纜制造商、通信設備商將悉數登場。
不同于OPGW、OPPC僅適用于電網內部建設,OPLC在誕生之初就被賦予更高使命:進入用戶端,實現寬帶接入、設備用電、應急信號傳輸等多種功能;再配合PON技術,OPLC還可以實現數據、語音、視頻業務的傳送和電表數據的透明傳輸,實現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電力遠程抄表、通知及繳費。
因為承載業務種類多,OPLC很快與電信運營商的FTTH建設、風頭正進的PON產業了起來,如此以來,OPLC不僅迅速成熟壯大,還省去了做新技術推廣商用的時間差。
政策上,國家正在努力推廣光纖到戶和三網融合,OPLC倡導的光纖入戶*符合三網融合建設的浪潮。
建設上,比FTTH更節約,承載業務更多,且客戶粘合度更高的電力光纖接入(PFTTH)已經初步顯示出強勁的競爭力,PON制造商、線纜制造商乃至電信運營商都積極投入到了OPLC的建設當中。
產業上,OPLC產業已經如雨后春筍一般迅速發展起來,大量資金和技術已經進入該產業,亨通、中天科技還成為了國家電網的重要合作伙伴。對于與OPLC配合使用的PON產業,華為、烽火通信、中興通訊都積極推出了相關解決方案。
在眾多積極因素中,關鍵的還是國家電網對OPLC發展的肯定態度。國網智能電網部處長李毅松表示,通信技術在智能電網建設中處于非常重要位置,研究機構、制造企業應抓住機遇,不斷研究開發高性價比產品,降低成本,提高電力光纖到戶率,2010年完成電力光纖到戶試點工程,為2011 年“全面推廣應用”轉段工作做出應有的貢獻。
“第五張”光網絡已啟動
今年7月份,在PON通信市場進入高度發展時,記者從國內幾個主流PON設備供應商了解到,這幾家公司的PON產品重要工作重點已經轉移到智能電網的OPLC建設,因為OPLC需要與PON配合使用。
實際上,國家電網只是在年初明確OPLC的發展態度。國家電網年初確定基于OPLC的xPON+PFTTH方案和技術標準,并選定相關供應商;10個網省公司啟動*小區試點,年內規劃覆蓋4.7萬戶。
主流PON設備商態度的“高度一致”,也從側面表現出OPLC所涉市場的廣闊。據估計,僅新建住宅領域對OPLC的年均潛在需求就超過350億元(64萬公里/年),未來5年復合增速65%。
目前,亨通、中天科技OPLC產品已經進入到沈陽、上海、福州、海鹽、重慶等電力光纖到戶多個試點工程。
其中,廣電、電信、公用事業均派代表出席了沈陽試點工程啟動儀式,中國電信和國家電網已在集團層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因此,電力光纖到戶與“三網融合”利益互補而非本質沖突。
6月25日,國網信通公司在京簽署了電力光纖到戶的戰略合作伙伴協議,國網信通公司表示,電力光纖到戶的建設將為“三網融合”國家戰略提供服務支撐,而光纖復合低壓電纜(OPLC)能夠解決資源的合理利用,符合國家對低碳經濟的要求。
試點工程的不斷深入,也積累了OPLC的部署經驗:基于光纖復合低壓電纜的電力光纖到戶在技術上實現了只需一次施工、一個通道、一次性解決線纜入戶的問題,可取代以往電線、網線、線、有線電視線等多條線路的多次施工,大大節約線纜資源和管道資源。基于OPLC的PFTTH方案與主流 FTTB+LAN相比,只增加不到10%的材料成本,可使綜合成本降低40%左右,是目前性價比高的光纖入戶“后一公里”方案,并獲得了國家電網的認可和試點。
專家表示,OPLC過去6個月內如此快速的推進是為更大的十二五規劃做準備,特別是,OPLC標志著新一輪光纖入戶的開始,智能電網和傳統三網開始在用戶端走向融合,我們即將進入多網融合的時代。
新藍海顯現
目前,我國電力光纖通信網絡整體布局呈現出“骨干網強、接入網弱”、“強,低端弱”的態勢。其中,110kV以上骨干網基本實現光纖化,而35kV及10kV中壓配電網僅僅50%光纖化,特別是電網“后一公里”的380V及220V用戶接入網光纖化率極低,光纖接入僅占 0.14%。
而在智能電網發達的美國,正計劃把65%的家庭光纖寬帶接入率提高到90%。
如此看來,電網擁有天然的“后一公里”資源,但這卻是光纖信息通信網的薄弱環節。目前電力光纖到戶是使用OPLC來構建xPON+PFTTH網絡,實現電網與用戶之間高速雙向互動。
中天科技集團董事長代表、中天科技研究院名譽院長楊日勝博士表示,智能電網必須實現光纖到戶,實現互動化是建設智能電網的關鍵目標,智能電網要求在信息通信網基礎上實現電網與用戶的雙向互動,這樣既能夠真正、*地實現清潔能源與傳統能源的雙向互動,又能實現實現智能變電站、智能電表、智能樓宇、智能家居等終端用戶的信息采集與互動化。
在OPLC部署優勢為業內認可同時,在OPLC上將要開展的業務也不斷浮現出來。
借助OPLC網絡,客戶可以通過用戶端、上網、點播視頻節目、觀看高清電視,建立與電網互動的智能用電家庭。
有資料顯示,智能電網已納入國家“十二五規劃”,電力光纖到戶也是“感知中國”、“創新城市”的技術之一。
按照規劃,通過智能電網建設,電網的功能作用得到全面拓展,不再僅僅是電能輸送的載體和能源優化配置的平臺,通過能源流與信息流的全面集成與融合,進而成為影響現代社會運轉的“新型公共服務基礎平臺”。相關研究機構及戰略合作單位要不斷降低成本,深入優化電力光纖到戶方案,完善標準和規范,以使產品系統做到更安全、更可靠,共同促進電力光纖到戶事業的發展。
鏈接
OPLC市場展望
用戶試點。國家電網公司現已在其范圍內14個省份的20個城市開始電力光纖入戶試點建設。采用光纖復合低壓電纜(OPLC)實現電力光纖到戶(PFTTH)36700戶;試點成功后,將大面積推廣,今后新建小區的電力接入,都將采用電力光纖入戶。南方電網也將采取類似方式進行電力光纖到戶。按照戶均50M使用量計算,由此推算,2010年試點需求量大約在1800千米左右。
大規模使用。2011年,PFTTH試點結束之后,電網企業將逐步推廣使用,除了新建住宅之外,加上部分原有小區的改造,預計到2015年,需求量將超過20萬千米。
未來展望。三網融合試點城市已經確定并公布,下一步將重點開展廣電和電信業務雙向進入試點;在 2012年前選擇比較成熟的地區進行推廣;2013年至2015年,進入到實際應用當中,全面實現三網融合。國務院國資委研究局副局長楚序平表示,目前三網融合沒有考慮智能電網,應該統籌推進智能電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的發展,實現四網融合。隨著智能電網建設的深入推進,國家將在三網融合的基礎上繼續加大對四網融合的推動,屆時,OPLC的使用量將呈現爆發式的增長,將會成為線纜領域又一個重要的細分市場。
PSJSC-A抗干擾介質損耗測試儀 產品概述:
PSJSC-A抗干擾介質損耗測試儀 是一種*的測量介質損耗(tgδ)和電容容量(Cx)的儀器,用于工頻高壓下,測量各種絕緣材料、絕緣套管、電力電纜、電容器、互感器、變壓器等高壓設備的介質損耗,(tgδ)和電容容量(Cx)它淘汰了 QS 高壓電橋,具有操作簡單、中文顯示、打印、使用方便、無需換算、自帶高壓、抗*力強、測試時間(在國內同類產品中速度快)等特點。體積小、重量輕是我公司的第二代抗干擾介質損耗測試儀。
主要技術指標:
1、環境溫度:0 ~ 40℃(液晶屏應避免長時日照)
2、相對濕度:30% ~ 70%
3、供電電源:電壓:220V±10%、頻率:50±1Hz
4、外形尺寸:長×寬×高 500mm×300mm×400mm
5、重量: 約18Kg
6、輸出功率:0.6KVA
7、顯示分辯率:3位、4位(內部全是6位)
8、測量范圍及輸出電壓選擇:
介質損耗(tgδ):±0.00~±999%
試品電容容量(Cx)和加載電壓:
2.5KV檔:≤300nF(300000pF) 3KV檔:≤200nF(200000pF)
5KV檔:≤76nF(76000pF) 7.5KV檔:≤34nF(34000pF)
10KV檔:≤20nF(20000pF)
9、基本測量誤差:
介質損耗(tgδ):1%±7個字(加載電流20uA~500mA)
介質損耗(tgδ):2%±9個字(加載電流5uA~20uA)
電容容量(Cx):1.5%±1.5pF
友情提醒:買儀器要買直接生產廠家,產品質量及售后服務有保證。
產品概述:
PSJSC-B變頻介質損耗測量儀,是我公司生產的一種新型的智能化介質損耗測量儀,隨著城鄉電網改造的不斷深入,更高電站越來越多,倒相法、移相法,已不能滿足現場測試需求,異頻測量(變頻),把50HZ變成其它頻率,可以排除干擾。但由于電子技術的限制,其變頻后的頻率一般離50HZ有一定距離,其50Hz條件下的電容值cx及tgδ 值是換算模擬出來的,與真實工頻測試有一定的距離,尤其對少數被試品,測出數據就有明顯誤差,經過綜合比較,現研制一種新型介質損耗測量儀,其原理不改變頻率,能得到50HZ條件下電容值cx及tgδ值,提高測量可靠性和準確性,*抑制電場干擾,滿足電場下的使用要求,該儀器體積小,重量輕,便于攜帶。有靈活的擴展性,通過接口與計算機連接,使用強大的軟件附件,對儀器升級,人性化設計,全自動操作本儀器適合500kv及以下電站有干擾現場的試驗。本儀器通過國家電力研究所及行業專家鑒定,并獲得國家高電壓計量站認證,已在江蘇、湖南、廣東、云南、遼寧、四川等多個變電站使用,為狀態維修提供了可靠的數據。
技術指標:
◆輸入電源
◆輸出電源0.5KV~10KV可選 功率1.5KVA
◆測量范圍<電容10~60000PF 0~99% 分辨率:0.01%
◆準 確 度:電容1%讀數±2PF 介損 1%讀數+0.0005
◆測試時間:約30秒(與測量方式有關)
◆CVT 測量:低壓輸出
性能特點:
◆具有多種測量方式,可選擇正/反接線、內外標準電容器、CVT測量(無需外接升壓器,儀器內自帶電源)、內/外試驗電壓進行測量。可C1/C2同時測量。
◆測量、重復性好:儀器具有很高有測試進度,介損測試的基本誤差小于0.0005并且測試數據重復性*。
◆高壓短路和突然斷電時,食品能迅速切斷高壓,并發出警告信息。
◆高壓輸出插痤,無外露,安全可靠
◆高壓絕緣導線:高壓導線的絕緣程度不僅涉及到安全性,而且其對地泄漏直接影響到反接測試的準確度。本儀器高壓輸出導線采用特殊材料專門制作,能直接拖地使用。10KV輸出時,對地無放電、無泄漏、無聲響。
◆大屏幕中文提示操作,RS232微機接口。儀器自帶打印機,及時打印測試數據。
◆抗能性能儀器采用*抗震設計,可耐震,不損壞。
◆攜帶方便:該儀器體積約為同類產品的70%,攜帶十分方便。
PSJSC-C全自動變頻抗干擾介質損耗測試儀PSJSC-C全自動變頻抗干擾介質損耗測試儀具有如下主要特點:反接可使用一根線,測量電壓緩升、緩降,全自動測量,結果直讀,無須換算。介質損耗測試儀*抗干擾處理有效解決現場干擾,介質損耗測試儀特增加CVT測量方式,*自激法測量CVT功能,不需外加任何設備,可完成不可拆頭CVT的測量。一次接線(三根電纜,不用倒線),一個測量過程(大約1分鐘),兩個終測量結果(C1和C2的介損及電容值)。
PSJSC-C全自動變頻抗干擾介質損耗測試儀具有如下主要特點:
自動簡單 接線簡單(正接法兩根線,反接可使用一根線),所有電纜線均有接地屏蔽,所以都能拖地使用,測量電壓緩升、緩降全自動測量,結果直讀,無須換算。
多種測量方式 可選擇正/反接線、內/外標準電容器和內/外試驗電壓進行測量。正接線可測量高壓介損
抗震性能 儀器可承受長途運輸中強烈震動顛簸而不會損壞。
抗*力強 采用自動跟蹤干擾抵償電路,將矢量運算法與移相法結合,有效地消除強電場干擾對測量的影響,適用于500kV及其以下電站的現場試驗。
CVT測量 *自激法測量CVT功能,不需外加任何設備,可完成不可拆頭CVT的測量。一次接線(三根電纜,不用倒線),一個測量過程(大約1分鐘), 兩個終測量結果(C1和C2的介損及電容值)。測量過程中文顯示,能實時監測自激電流值和試驗電壓(高壓)值。能消除引線對測試的影響,測量結果準確可靠。
安全措施(1)高壓保護:試品短路、擊穿或高壓電流波動,能迅速切斷高壓輸出。
(2)CVT保護:設定自激電壓的過流點,一旦超出設置的電流值,儀器自動退出測量,不會損壞設備。
(3)接地檢測:儀器有接地檢測功能,未接地時不能升壓測量。
(4)防誤操作:具備防誤操作設計,能判別常見接線錯誤,安全報警。
(5)防“容升”:測量大容量試品時會出現電壓抬高的“容升”效應,儀器能自動跟蹤輸出電壓,保持試驗電壓恒定。
VFD顯示 采用新穎的大屏幕VFD點陣顯示器,在嚴冬和盛夏都能清晰顯示。全中
文操作菜單,操作提示各種警告信息,直觀明了,不需查閱說明書即可操作。
打印 儀器附有微型打印機,以中文方式打印輸出測量結果及狀態。
RS232 儀器具有RS232接口,與計算機連接便于數據的統計和處理及保存。
可選購與計算機通信應用程序。
額定工作條件:
環境溫度 -10℃~50℃
相對濕度 30%~85%
供電電源 本儀器可采用市電或發電機電源220V±22V 50±5Hz
外形尺寸:1×b×h,mm:420×305×430
儀器重量:25kg
測量范圍:
介質損耗(tgδ)測量范圍:0~ 分辨率 0.01%
電容量(Cx)測量范圍:
內接法 10kV時 3pF~40000pF試驗
0.5kV時 60pF~0.8μF
外接法
“外接升壓器方式”(外接高壓、內部標準電容)
高試驗電壓10kV
“外接Cn”方式”(外接高壓、外部標準電容器)
高試驗電壓由標準電容器和被試品決定(Umax=Imax/ωCn)
標準回路大試驗電流(Imax):1A(In=UωCn)
被試回路大試驗電流(Imax):1A(Ix=UωCx)
基本測量誤差
產品在環境溫度20℃±5℃、相對濕度30%~85%的條件下,應符合表1之規定。(溫度每變化10℃儀器基本誤差的改變量不超過基本誤差限的1/2。)
揚州品勝電氣科技有限公司
:
地址:江蘇寶應經濟開發區安宜東路284號
:http://
:88992611
:225800
:987006099 1014936215
:張春華 張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