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離子定義,負離子常規知識負離子定義,負離子作用
1、什么是空氣負離子?
空氣是多種氣體的混合物,其中主要成分是氮、氧、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通常,空氣中的各種氣體分子都很穩定,呈中性,即不帶電。然而,由于自然界的宇宙射線、紫外線以及雷電、風浪、植物等的作用,會導致周圍空氣電離,產生負離子,也叫空氣負離子。空氣負離子實質上就是帶負電荷的空氣粒子。通常人們所說的空氣負離子是指的負氧離子,它是空氣中的氧分子結合了自由電子而形成的。自然界的放電(閃電)現象、光電效應、燃燒過程、噴泉、激浪、瀑布等都能使周圍空氣電離,形成正、負離子。
2.空氣中負離于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
在自然界的空氣中,負離子的多少和氣候、地理條件以及大氣污染等有關,據測定:6-,9月份負離子濃度zui高,1-3月份則zui低,其余月份則介于兩者之間。
在地球表面,負離子濃度一般為幾千個/立方厘米。大城市劇場中,僅為10-30個/立方厘米,大城市房間一般為40-50個/立方厘米,街頭綠化地帶為 100-200個/立方厘米,公園里為400-600個/立方厘米,郊外可達700-1000個/立方厘米,而在海濱、山谷、瀑布等處可高達到20000 個/立方厘米以上。
3.空氣負離子的多少對人體有什么影響?
空氣負離子就象食物中的維生素一樣,對人的生命活動有著很重要的影響,所以又稱空氣維生素。它能促進人體的生長發育和防止多種疾病,主要表現在:
(1) 對呼吸系統:改善肺功能。吸入負離子30分鐘后,肺吸收氧氣增加20%,排除二氧化碳增加約14.5%。
(2)對心血管系統:有明顯的降壓作用,可改善心肌功能,增加心肌營養,使周圍毛細管擴張,皮溫升高。
(3)對神經系統:可使人精神振奮,改善睡眠,有明顯的鎮靜和鎮痛作用。
(4)對新陳代謝:它能激活機體里的多種酶,吸收負離子后,可降低血糖、*、增加血鈣、尿量、尿中氮和肌酐,加速骨骼生長,防止壞血病、佝僂病、維生素缺乏癥。
(5)對血液:可使白血球、紅血球、血紅蛋白、網狀紅細胞和血小板增加,血沉減慢,球蛋白增加,PH升高,血凝時間縮短。
(6)對免疫能力:可改善機體的反應性,活躍網狀內皮系統的機能,增加機體的抗病能力。
4.空氣負離子在醫療保健上有什么應用?
常見的是吸入空氣負離子,治療呼吸道疾病。國外1300例支氣管哮喘病人,經負責制離子治療后,控制發作病人55%,病情減輕35%,無效果10%。
對一些呼吸道傳染病,負離子也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如兒童百日咳,25%的病人,治療3~5次可愈,部分病人則要10―15次才愈。
對慢性鼻炎、慢性咽喉炎,每次吸入20,–30次,有良好的療效。
空氣負離子治療的疾病還有:神經官能癥、失眠、偏頭痛、高血壓、痛經、月經性皮炎、外傷、燒傷等。
負離子沒有毒,沒有副作用。一般說,將空氣負離子作為輔助治療手段,是比較理想的。
5.負離子發生器是個什么物品?
空氣負離子如同陽光、一樣,是人類*的物質。但負離子的壽命很短,在清潔的空氣中只有幾分鐘,而在污濁的環境里僅有幾秒鐘,甚至更短。
在曠野、海濱、山村、瀑布、噴泉等地,由于大氣壓低,灰塵少,溫度高,空氣中電離出的負離子多,其壽命可達到20多分鐘;而在城市,特別是工礦區,人口密集,煙囪林立,煙塵劇增,還有汽車排出的廢氣,空氣被污染,負離子數量大大減少,破壞了生態平衡,人們的健康受到威脅。
自然現象的啟示,人們開始用人工的方法產生負離子,釋放到周圍的空氣中,凈化空氣,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這種用人工產生空氣負離子的設備就稱為空氣負離子發生器或負離子發生器。
負離子發生負離子的原理
負離子是通過負離子發生器利用脈沖、振蕩電器將低電壓升至直流負高壓,利用碳毛刷直流高壓產生高電暈,高速地放出大量的電子(e-),而電子并無法長久存在于空氣中(存在的電子壽命只有nS級),立刻會被空氣中的氧分子(O2)捕捉,形成負離子,它的工作原理與自然現象“打雷閃電”時產生負離子的現象相一致。
負離子的健康含量
據有關科技研究表明,空氣中負氧離子的含量是空氣質量好壞的關鍵。負離子不僅可殺滅家居空氣中因長期密閉而日趨增多的煙霧、灰塵、細菌,更可中和空氣中的正離子,活化空氣,改善肺功能,改善心肌功能,改善睡眠,促進新陳代謝,增強人體抗病能力,是家居生活*的健康衛士。如果長期呆在密閉的空調房內,空氣中灰塵、煙霧、有害細菌、正離子含量快速上升,就容易引發”空調病”,(頭暈、失眠、神經衰弱、免疫力下降、記憶力衰退 ┈┈)癥狀的發生,成為健康生活的大敵。這時候如何中和過多正離子、殺滅空氣中的細菌就成為解決家居空氣污染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