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新品
【青島科技大學:研發多功能光電化學生物傳感器用于雙靶點測定!】 近日,青島科技大學接貴芬教授開發了一種基于ZnIn2S4(ZIS)/ZnS量子點(QDs)@Au-Ag的多功能光電化學(PEC)生物傳感器,該生物傳感器與CRISPR/Cas-12a偶聯,用于雙靶點檢測。 開發的ZIS/ZnSQDs@Au-Ag NPs表現出優異的PEC性能和對MOF的反向光電流,并與的CRISPR-Cas12a系統相結合,實現對雙靶點的靈敏檢測,這可以為快速準確分析多靶點打開一個新的極性反向PEC傳感平臺,并能有效避免臨床測試中的假陽性結果。
研究要點
要點1.作者基于ZnIn2S4(ZIS)/ZnS量子點對Cu-MOF的極性反轉光電流,結合CRISPR/Cas-12a系統,制備了一種用于檢測CEA和的通用PEC生物傳感器。
要點2.首先,Cu-MOFs作為一種良好的PEC陰極光電流材料修飾電極。然后,將大量ZIS/ZnS量子點組裝到Au-Ag納米顆粒(NPs)上,制備出穩定且高度放大的信號探針,并通過CEA產生的cDNA與電極偶聯,導致用于CEA檢測的具有切換極性的光電流發生明顯變化。此外,與適配體的特異性結合導致CRISPR-AS12a剪切系統的激活,然后,信號探針上的ssDNA被CAS12a系統快速切割,導致卡那霉霉素測定的PEC信號顯著降低。
要點3.信號探針可以剛好匹配Cu-MOFs的能級,實現了Cu-MOFs的極性反轉光電流。由于Au-Ag納米顆粒的空芯納米結構具有高比表面積和低材料密度,雙金屬納米晶體可以大大提高反應速率并提高氧化還原效率。開發的ZIS/ZnSQDs@Au-Ag-NPs表現出優異的PEC財產和對MOF的反向光電流,并與的CRISPR-Cas12a系統相結合,實現對雙靶點的靈敏檢測,這可以為快速準確分析多靶點打開一個新的極性反向PEC傳感平臺,并能有效避免臨床測試中的假陽性結果。
來源:傳感器專家網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