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被國外卡脖子一直讓國人如鯁在喉,可又有多少人知道還有一個領域亟需國民關注,它比“缺芯危機"更隱秘,且重要性更高,那就是不為人所熟知的工業軟件。如果說芯片是信息產業的核心,那么,工業軟件就是數字化產業體系的靈魂,戰略價值同樣突出。尤其是2020年初至今,我國對硬科技的發展重視程度,工業軟件已經被提到僅次于芯片的重要戰略位置。但是,國內制造業工業體系一直是我國的弱項,長達30年的“缺位"造成了嚴重的斷鏈。
關鍵技術缺失、人才短缺、長期被國外資本壟斷、僅占世界工業軟件很小的一部分,市場實力相當薄弱,如何改變現狀,已成為國內工業軟件企業們迫在眉睫的使命。工業軟件應用于工業領域,是軟件化的工業技術。工業軟件指應用于工業領域, 以提高工業企業研發、生產、管理水平和工業裝備性能的應用軟件,其核心作用在于幫助工業企業提質增效降本,并增強企業在制造的競爭力。工業軟件應用于計算機硬件、工業設備和基礎軟件或平臺之上,支撐企業業務與應用,其內含工業知識與流程,以軟件形式賦能工業企業,本質是軟件化的工業技術。
工業軟件功能主要有:1)信息流(數據)的采集與管理;2)工藝模型的構建與優化;3)設備的控制與調度。由于不同的行業生產流程與工藝差異明顯,企業核心痛點不同,因此工業軟件通用性較低,面向不同行業工業軟件通常存在較大差異,不同行業工業軟件之間存在明顯壁壘。按用途分類,工業軟件分為信息管理、研發設計、生產控制和嵌入式軟件四大類,每類工業軟件均有其代表產品和企業。信息管理類軟件主要用于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資源利用效率,代表產品有 ERP、CRM、SCM等,代表企業有SAP、Oracle、Saleforce、用友網絡、金蝶國際等;研發設計類軟件主要用于提高企業產業設計和研發的工作效率,代表產品有CAD、CAE、PLM等,代表企業有達索系統、Autodesk、中望軟件等;生產控制類軟件主要應用于提高制造過程的管控水平、改善生產設備的效率和利用率,代表產品有MES、APS 等,代表企業有西門子、GE、寶信軟件、中控技術、鼎捷軟件等。
工業軟件具備強工業屬性,軟件是載體,工業是內核。工業軟件源自于企業提質增效降本的真實需求,是長期工業化過程中知識與工藝的結晶,其本質是將工業技術軟件化,軟件只是其外在載體,工業才是其內核。工業軟件在需求、知識、應用、數據等方面依賴工業體系,因此相對一部分工業軟件來來自于工業強國和工業企業,例如:PLM三大主流廠商為法國達索系統(航空領域)、德國西門子(汽車、通用機械領域)和美國PTC(船舶、電子領域)。其中,達索本是飛機制造商,在產生自用工業軟件需求后,開始研發工業系統并推向商用, 西門子PLM也是由工業企業研發并被西門子收購。
研發設計軟件:PLM 為主要產品外資和技術優勢。PLM用于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其內部集合了CAD、CAE、CAM、PDM等設計類產品,是主要的研發設計類軟件產品,2018年市場規模達到38.6億元。國內研發設計類產品應用主要集中在建筑、汽車、電子等領域,廣聯達在建筑領域具備優勢,達索和西門子的PLM產品在技術和市場上均大幅,Synopsys、Cadence幾乎壟斷國內EDA 市場。
生產控制軟件:外資主導MES 市場,國內企業在流程工業已有優勢。2018年中國MES、DCS、SCADA三種產品市場規模分別為82.7億元、66.1億元、50.3億元,三種產品占據生產控制類產品69.7%的市場。中國生產控制類軟件多用于能源、鋼鐵、石化流程工業,國內企業如國電南瑞、寶信軟件、和利時、中控技術等已具備一定優勢,但在汽車、電子等離散工業MES上,西門子、GE、霍尼韋爾等外資優勢明顯。信息管理軟件:傳統市場格局較為穩定,云化+國產化給國內產生帶來發展機遇。以ERP為代表的信息管理類軟件在國內已具備較高滲透率,整體格局較為穩定。大型企業以SAP、Oracle的產品為主,用友在中小企業市場具備較高份額。目前信息管理類軟件云化趨勢明顯,龍頭產生紛紛轉云,用友、遠光產品等在大型集團化的企業應用也有突破。近年來,我國正全面提升制造創新能力,加快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作為關乎我國智能制造、智能建造的重要基礎和核心支撐的工業軟件行業也將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2019年,發布《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歸劃》,規劃再次強調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業的重要作用,將軟件譽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靈魂",將“軟件定義"稱作“信息革命的新標志和新特征"。“軟件定義制造"被列為一種重要發展趨勢,進行了特別的描述。此外,隨著中美貿易摩擦的加劇,核心技術國產化的重要性愈發突出,出于對制造和信息安全問題的考慮,國產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進入國內大型企業的步伐將加快,國產工業軟件實現對國外工業軟件的逐步替代將成為工業軟件行業的長期趨勢。2019年,我國工業軟件產品收入1720億元,較2018年增長16.45%。2012-2019年,我國工業軟件產品收入年復合增長率為20.34%。整體而言,國產工業軟件處于“管理軟件強、工程軟件弱;低端軟件多,軟件少"的現狀。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是我國工業軟件短板,國產化率低。根據《中國工業軟件產業(2020)》數據,我國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國產化率僅為5%,95%的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依賴進口。國產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當前多應用于工業機理較為簡單、行業復雜度較低的領域。從數量的角度來看,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CAD/CAE/CAM等)各細分領域的大供應商中,國內企業數量處于明顯劣勢,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是我國工業軟件明顯的“短板"。從產品核心指標(性能、速度、體驗)上看,以中望ZWCAD為代表的國產2D CAD軟件已可媲美達索系統、Autodesk、西門子等國際公司代表的2D CAD陣營企業的產品。在功能完備度、對平臺和設備的支持、業務處理效率/運行速度等方面,比肩產品甚至有所。此外,國產2D CAD軟件產品大多高度兼容市面上主流同類產品,基本不用改變用戶習慣,大大縮小用戶的轉換成本。國產2D CAD產品已經具備了技術上的可替代性。目前和中國CAE市場主要由國外廠商主導。根據中國工業技術軟件化產業聯盟數據,2018年國外通用型CAE軟件廠商美國ANSYS、美國MathWorks、德國西門子、法國達索系統、法國ESI Group 等12家廠商的95%以上,這些廠商也是中國CAE軟件市場的品牌。相較而言,國產通用CAE軟件市場競爭力不足。美國科技制裁不斷,研發設計軟件“卡脖子"問題突出,國內工業軟件國產化意識迅速提升。從對華為中興禁用EDA到對哈工大禁用MATLBA,美國抓住中國在EDA、CAE等研發軟件上的“短板",對相關產業和研究進行精準打擊。我國底層工業軟件供應鏈安全問題嚴峻,核心技術國產化的重要性愈發突出,工業軟件國產化意識得到迅速提升。免責聲明:部分圖片與視頻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