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華脈實業有限公司>>技術文章>>電磁流量計的歷史
流量是指單位時間內流經管道有效截面的流體數量,電磁流量計流體數量用體積表示者稱為體積流量,單位為米3/時、升/時等;流體數量用質量表示者稱為質量流量,單位為噸/時、千克/時等。早在1738年,瑞士人丹尼爾*·伯努利以伯努利方程為基礎,利用差壓法測量水流量;后來意大利人文丘里研究用文丘里管測量流量,并于1791年發表了研究結果;1886年,美國人赫謝爾用文丘里管制成測量水流量的實用裝置。
20世紀初期到中期,原有的測量原理逐漸成熟,人們開始探索新的測量原理。自1910年起,美國開始研制測量明溝中水流量的槽式流量計。1922年,帕歇爾將原文丘里水槽改革為帕歇爾水槽.1911~1912年,美籍匈牙利人卡門提出卡門渦街的新理論;30年代,又出現了探討用聲波測量液體和氣體的流速的方法,但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為止未獲很大進展,直到1955年才有應用聲循環法的馬克森流量計,用于測量航空燃料的流量。1945年,科林用交變磁場成功地測量了血液流動的情況。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