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1.4571淬火硬度
1.4571不銹鋼管件種類分類
1.4571不銹鋼管件種類很多,歸納有以下幾種主要類型:
1、變直徑管件,指管端或管上某一部分直徑減小;
2、變壁厚的管件,指沿管子長度方向使壁厚發生變化;
3、改變斷面的管件,根據要求,將圓形斷面變為方形、橢圓形、多邊形等等;
4、彎曲管件,我們接觸比較多的,就是將直管變為不同曲率半徑的彎管,如彎頭、彎管等等;
5、帶凸緣和圓緣的管件,前者指管子端部向內側或外側凸,后者指在管的圓周方向形成隆起的或凹槽的管件;
6、帶卷邊和封底類的管件,增加管端總強度向管的外側或內側卷邊或將管件端部封住的管件;
7、擴徑管件,按照要求將管件端部或某部位擴大形成各種形狀的管件。
品名:1.4571德國不銹鋼
鋼號:X6CrNiMoTi17-12-2
材料號:1.4571
執行標準:BS EN 10088-2
C:0.08
Si:1.00
Mn:2.00
P:0.05
S:0.02
N:-
Cr:16.5/18.5
CU:-
Mo:2.00/2.50
Ni:10.5/13.5
Others:Ti: 5C/0.70
EN 1.4571淬火硬度
使用1.4571雙相鋼的障礙
高強度,寬范圍的耐蝕性,適中的可焊性的有吸引力的組合似乎為增加雙相不銹鋼的*提供了巨大潛力。但是,重要的是要了解雙相不銹鋼的局限性以及為什么它們總是很可能成為“利基市場”。
高強度的優勢立即成為不利條件在考慮可成型性和可加工性時。高強度還具有比奧氏體等級更低的延展性。因此,對于雙相鋼,排除了需要高度可成型性的任何應用,例如水槽。即使當延展性足夠時,例如在管彎曲中,仍需要較高的力來形成材料。加工性較差的一般規則只有一個例外,即1.4162級。
1.4571不銹鋼的冶金比奧氏體或鐵素體鋼的冶金復雜得多。這就是為什么可以將三天的會議專門用于雙工的原因!這個因素意味著它們在工廠生產和制造更加困難。
如果不對1.4571鋼進行正確的處理,特別是在熱處理中,則除了鐵素體和奧氏體,雙相鋼還會形成許多不需要的相。這兩個階段都會導致脆化,即失去沖擊韌性。
當制造或焊接過程中的冷卻速度不夠快時,有可能發生σ相的形成。1.4571鋼的合金化程度越高,σ相形成的可能性就越高。因此,超雙相鋼容易出現此問題。
475度脆化是由于形成稱為α"(α素數)的相而引起的。盡管差的溫度是475攝氏度,但仍然可以在低至300攝氏度的溫度下形成。這導致對雙相鋼zui高使用溫度的限制。這種限制進一步縮小了潛在的應用范圍。
另一方面,與奧氏體不銹鋼相比,1.4571雙相不銹鋼的低溫使用受到了限制。與奧氏體鋼不同,1.4571雙相鋼在沖擊試驗中表現出韌性-脆性轉變。對于海上石油和天然氣應用,典型的測試溫度為負46攝氏度。負80℃是雙相鋼通常遇到的zui低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