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監測是環境治理的基礎,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國家的政策支持。傳統的高成本、低密度的環境監測站已不能滿足現今的監測需求。采用新技術的低成本、高密度的環境監測系統才能發揮的監測效益,并已成為環境監測的主流發展趨勢。
網格化大氣環境監測系統采用新的傳感技術,有效降低了環境監測成本。通過大范圍部署監測點,實現對區域環境的高密度監測,形成網格化監測體系,打通了在線監測與政府監管之間的通道,為科學治霾、治污提供決策支撐。有利于環境監測的實時性、性和環境治理的科學性。
1.對PM2.5、PM10、SO2、NO2、CO、O3等多個大氣環境參數進行監測;
2.24小時在線連續監測,全天候提供監測地點的空氣質量數據;
3.基于監測數據和GIS技術的環境地圖,支持以時間和空間為條件的數據回放和統計排名,使人員可直觀、全局地掌握環境情況,為環境治理提供決策依據和技術支持;
4.依托環境地圖的直觀表現和數據回放,可以直觀的追尋到污染產生的源頭,并監視其擴散和消散的軌跡,對于防霾,提供數據依據,保證數據可追溯;
5.提供柱狀圖、折線圖等多種形式的統計,并可導出Excel、XML、TXT、SQL、CSV、JSON等多種報表;
6.系統采用一體化工業設計,安裝簡單方便,外表美觀大方,為市容增光增色;7.自動報警、提前預警,及時預防和治理污染。
淺談網格化監測這一治霾新主流
空氣污染數值時時牽動著人們的目光,干凈的水、潔凈的空氣成為生活品的一部分。從盼溫飽到盼環保、從求生存到求生態,民眾對綠色發展的呼聲越來越高。面對我國空氣污染的嚴峻形勢,環保相關部門采取新措施,推行新環保法,利用高科技的網格化監測系統治理大氣污染。
網格化監測是何物?
今年是“大氣十條”的收官之年,各地政府紛紛走上了治霾之路。而網格化監測系統,因其、科學,能有效提升治理霧霾的工作效率,能為環境監管提供數據和技術支持等優勢,成為治霾的新主流,也備受一些地方政府的喜愛。
網格化監測系統,顧名思義,是將城市以區縣、街道、鄉鎮、社區(村)為單位,分級劃定大氣污染防治管理網格,大范圍、高密度的布點,能夠區域網格全覆蓋,實時了解污染來源,客觀真實反映污染現狀,綜合分析污染原因。
詳細的來說,網格化監測系統能形成一張監測空氣的“天網”,可以將采集到的數據和現有的標準站監測站點進行疊加、對比分析和校準,二者結合,生成時空動態趨勢圖從而獲取全區高密度高頻度的大氣顆粒物濃度監測數據,運用基于GIS的后臺數據分析統,進行監測數據的篩查、校準、統計分析和動態圖繪制,實現全區大氣顆粒物濃度的時空動態變化趨勢分析,進而判斷污染來源,追溯污染物擴散趨勢,對污染源起到程度的監管作用,為環境和決策提供直接依據。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