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江蘇久益電力設備有限公司>>公司動態>>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投資需關注三方面問題
2018年,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投資穩中有進,投資增速處于五年來“次高”水平。與此同時,行業投資也面臨三大問題,即電子信息企業“錢袋發癟”、地方產業基金“不易落地”、新興領域投資“泡沫泛起”。對此,應以增強企業投資意愿、拓展投資對象領域為目標,加速培育新興內需市場,加大企業技改支持力度,加大重點領域研發投入,跟蹤應對產能遷轉問題。
一、2018年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投資的三大特點
投資增速和增長額處于五年來“次高”水平。2017年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增幅超23%。2018年增速雖明顯降低,但仍可圈點。一是投資增速為近五年“次高”。2018年,電子信息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6.6%,較2017年下降8.7個百分點,但高于2014、2015、2016年,也高于制造業投資增速7.1個百分點。二是投資增長額為近五年“次高”。2018年行業投資增長額2143.7億元,雖較2017年下降305.8億元,但高于2014、2015、2016年,表明市場對產業仍保持較強信心。
月度投資增速呈現“M型”震蕩回升走勢。2018年行業分月投資在波動中有所回升,1-5月,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4.6%,創近兩年新低,隨后觸底并于6月起震蕩回升,增速在16.6%-19.7%區間波動,分別于6月、10月達到年內同比增速峰值19.7%、次高值19.1%。主要由兩個原因:一是產品出廠價格由降轉升。2017年起電子信息制造業PPI分月增速不斷下降,2018年5月降至低的-2.8%,隨后上升勢頭明顯,到11月由降轉升,增強了產業投資預期。二是降成本政策效果顯現。2018年以來中央出臺下調增值稅稅率、進一步清理不規范收費等政策,持續降低了企業綜合成本,鼓勵企業加大投資力度。
圖1 近五年電子信息制造業投資增長額與投資增速[①]
數據來源: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賽迪智庫整理,2019年2月
新興市場助推投資增長,熱點領域投資呈現新特點。新興應用拉動分行業投資。半導體分立器件制造業、通信系統設備制造業、集成電路制造業投資增勢突出,與汽車電子、人工智能、5G等新興應用的拉動密切相關。通信設備投資處于“轉折期”,將進入放量階段。4G建設進入收尾,5G建設尚未大規模展開,導致通信領域投資額下降明顯,但未來巨大成長空間可期。人工智能投資進入“務實期”,頻次減少、金額大幅增長。據億歐智庫統計,2018年上半年人工智能領域投資額582億,單筆平均3.8億,超過前三年,且投資階段向中后期轉移,表明更重視人工智能產業在產業端、應用端的發展。虛擬現實投資進入“成熟期”,告別盲目投資,2018年投資向高價值的中后期融資聚焦,反映出行業成熟度漸漲。流向技術研發的資本持續增長,虛擬現實硬件重新獲得資本關注。
二、需要關注的三方面問題
電子信息企業“錢袋發癟”。一是盈利能力走弱。2018年規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利潤同比下降3.1%。二是債務負擔增大。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資產負債率持續處于上升通道,12月份達58.21%。電子資產負債率達66%。三是應收賬款規模持續擴大。2018年以來應收賬款呈階梯式上漲,7-11月全行業應收賬款邁入20%以上增長區間,12月應收賬款增幅雖有所收窄(同比增速14.8%),但仍遠高于主營業務收入增速(9%)和增加值增速(13.1%),資金周轉壓力陡然提升。
圖2 2017年以來電子信息制造業應收賬款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賽迪智庫整理,2019年2月
地方產業基金“不易落地”。近幾年,各地電子信息領域的產業基金持續涌現。但據調研反饋信息,由于政府基金有特定投資訴求,易與社會資金產生利益沖突,或是基金管理者對產業了解不深、決策效率不高、投資標準設定過高,導致相當數量的產業基金實際使用效率不高,一些基金的實際使用額度不足10%,難以充分發揮引導和推動產業投資的作用。
新興領域投資“泡沫泛起”。例如,自動駕駛領域投融資持續升溫,但不少公司為達成融資目標,預設過高的指標,但年底多未能兌現。人工智能領域投資數額較大,2018年上半年我國人工智能領域融資規模達317億美元,占3/4以上,但不少資金投向了低端AI芯片、“偽人工智能”領域,未能有效轉化成產業發展推動力,這些都可能影響長期投資意向。
三、四點建議
加速培育新興內需市場。深挖消費者需求痛點,加快推進智能手機、彩電、計算機等傳統電子產品智能化升級,大力培育發展電子書/電紙書、智能家居產品等擁有一定規模潛在用戶的新興電子產品,以新需求拉動新產能,以新產能促進新投資。
加大企業技改支持力度。對具有一定規模和較強研發能力的電子信息企業,引導支持其加大技術改造投資,采用先進、適用的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提升制造水平,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加大重點領域研發投入。加大核心基礎和短板瓶頸技術產品研發投入,重點投資突破材料、元器件、設備等薄弱點。針對美國對我限制發展的重點前沿領域,組織開展針對性的研發支持項目,吸引企業資本和社會資本投入,為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跟蹤應對產能遷轉問題。加強對企業產能遷移需求的跟蹤研究,引導其優先選擇在國內不同區域間進行轉移。進一步做好政策優化和服務優化,增強“留企”能力,增強企業擴大產能的意愿。加強對蘋果、三星等企業在華供應鏈企業的分析,引導和支持其基于已有技術能力開發新產品,滿足信息消費升級需求。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