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氣改革歷經數年,新一輪變局或就在眼前。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石油天然氣價格改革,放開競爭性環節價格。2015年,國務院將“研究提出油氣改革總體方案”列入年度計劃,但zui終沒能出臺。2016年,油氣改革再次列入年度改革任務。隨著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成本監審等一系列問題的厘清,以及壟斷領域混改試點提速,我們認為當前推動油氣改革的時機已經相對成熟,預計年內出臺總體方案的可能性大。同時,本輪油氣改革將大概率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網運分開”、“放開競爭性業務”、“管住自然壟斷”的核心原則,進一步破除產業鏈各環節的行政壟斷。
管網獨立是zui大看點,天然氣價格機制有望zui終走向市場化。管網獨立主要有三種選擇:一是成立*獨立于“三桶油”的國家管網公司;二是借鑒“鐵塔模式”,成立相對獨立的管網公司;三是維持現有格局,推動管網獨立核算。由于*種方案牽扯利益過大,而第三種方案又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管網公平準入問題,我們判斷采取“鐵塔模式”的可能性大。在此基礎下,按照“管住中間、放開兩端”的原則,天然氣價格將逐步市場化。
具體可能分兩步走。*步,維持門站定價的方法,先下調跨省管網運費,同時暫緩調整省門站價。第二步,加快上游領域放開(如lng進口),以平衡上下游議價能力,zui終實現價格放開。預計這一步zui快在2017年完成,屆時天然氣價格整體存在下調空間,下游工業用戶、分銷商或受益。
上游勘探開發有序放開,民營油氣和油服公司料長期獲益。2015年國土部在新疆進行六塊油氣區塊招標試點,標志著油氣勘探開發領域改革破冰。隨著總體方案出臺,預計上游領域將zui終走向*放開:一是放開礦權市場,由登記制改為招標制;二是放寬勘探和開發資質的條件限制;三是提高持有成本,嚴格探礦權退出機制;四是建立油氣礦權流轉制度等。
這將在長期內利好民營油氣和油田服務企業。
原油進口和成品油出口資質放開,地煉企業進一步受益。原油進出口和成品油批發資質管制,是造成我國煉油一體化壟斷的重要因素。在此制度下,地方煉油廠兩端受限。2006年以后,成品油批發零售資質基本放開,原油進出口權也在2014年后有所放開,地煉企業獲得了更多的生存空間。展望未來,新一輪油氣改革將進一步放開原油進口權、非國營貿易進口資質、成品油出口權等,這對地煉企業形成一定利好。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