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elisa試劑盒 研究背景:隨著人類老齡化的發展,骨質疏松癥患者日益增多。
女性絕經后由于激素水平顯著下降,骨丟失加速,從而成為骨質疏松和骨質疏松性骨折的高危人群。在骨質疏松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中,Ⅰ型膠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維生素K2自1960年被發現對骨折愈合有一定作用后,逐漸成為了骨質疏松的治療用藥,但其對骨代謝影響尤其是骨膠原的影響機制研究較少。
目的:觀察維生素K2對去卵巢大鼠Ⅰ型膠原代謝指標的變化,電鏡下觀察骨膠原形態學改變,以及生物力學的改變,從Ⅰ型膠原方面探討維生素K2對骨質疏松預防和治療作用。
方法:將60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隨機分為維生素K2組(VitK2組)20只,卵巢摘除組(OVX組),對照組(SHAM組)20只。VitK組與OVX組行手術去勢,摘除雙側卵巢。常規分籠飼養12周后,VitK2組給予四烯甲萘醌,喂養八周后處死大鼠,采用ELISA法檢測血Ⅰ型前膠原氨基端前肽(PINP)值、血Ⅰ型膠原交聯氨基端肽(NTX)值。
取松質骨染色制片后,光鏡下觀察骨組織結構變化以及骨膠原形態。取大鼠左股骨遠三分之一段,沿冠狀面正中鋸開,經固定、沖洗、脫水、干燥、噴金后制成電鏡觀察標本后,在掃描電鏡下觀察骨小梁以及膠原的分布情況。取大鼠脛骨干骺端,通過免疫蛋白印跡法分別檢測大鼠骨組織中Ⅰ型膠原蛋白含量。取大鼠右側股骨,在電子材料試驗機上進行力學實驗,分析骨的生物力學性能。
結果:卵巢摘除組光鏡下HE染色見骨小梁稀疏,斷裂, Masson染色見膠原纖維排列稀疏紊亂,變細甚至斷裂溶解,連續性差,股骨生物力學測定屈服點載荷(99.4±10.2N), NTX明顯升高,PINP無明顯變化,電鏡觀察見膠原纖維排列紊亂、零散,結構松散、斷裂,被破壞的骨膠原失去正常形態,免疫蛋白印跡見Ⅰ型膠原蛋白含量表達減少。
維生素K2組HE染色下骨小梁致密,Masson染色見膠原纖維排列規則,走向清晰,連續性好,股骨生物力學測定屈服點載荷(120.8±14.7N), NTX明顯降低,PINP稍有升高,電鏡觀察見膠原纖維走向清晰,排列整齊、緊密,排列之間有斜向纖維,免疫蛋白印跡見Ⅰ型膠原蛋白含量表達增加。
結論:1.維生素K2可促進骨膠原合成并可以抑制骨膠原降解,可有效增加絕經后骨質疏松的骨膠原含量與質量。2.維生素K2可改善骨小梁形態從而提高骨生物力學性能有效降低骨質疏松性骨折的發生率。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