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儀器儀表行業經過五十多年的發展具有較強科研實力,全球規模的產業集群等特點。其中電能表、便攜式數字萬用表產銷量居世界,且多數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是國產率高的行業之一,目前出口率超過15%,現有骨干企業700余家,員工16萬多人,產銷能力超過2億臺,工業總產值290億元人民幣以上,是一個具有極強國際競爭力的行業。

(樂清市華東儀表廠董事長吳興華先生)
隨著溫家寶總理提出7.5%的GDP增長率,把中國的發展速度轉移到增長質量上來,中國的經濟結構和發展方向在未來幾年可預見地將發生深遠的變革。中國的儀器儀表企業卻仍面臨著諸多問題。尤其中小企業,規模小、市場勢力弱、融資渠道少、人才儲備不足、信息資源欠缺等都限制了其發展。行業如何緊跟步伐轉型?如何把握住這些巨大的發展機遇?如何抗衡國外儀器儀表同行?溫州作為“中國新興儀表城”,而華東儀表廠作為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儀表材料分會的會員以及理事單位,帶著這些問題,儀表網攝制組走進了溫州樂清市華東儀表廠,董事長吳興華先生接受了采訪并向大家介紹了公司的目前發展以及未來規劃。
企業的發展創新是關鍵
樂清市華東儀表廠創建于1986年10月份,是“華東儀表”團隊的領軍企業,更是一個具有二十多年測溫儀表產品、部件及其工裝設備、熱流道模具加熱器設計開發、生產制造豐富經驗;回想起企業剛成立起來的時候,吳董說原來公司屬于一個大集體企業,到86年年底,改革開放到了一定的程度以后,隨著國家政策的改變就自己組建了一個企業,從一開始的6個人到現在的規模,產品從原來的單一到現在在全國小有知名度的6大系列產品,一步一個腳印,其中的辛酸只有自己知道。
公司到目前榮獲儀器儀表隔爆型、本安型全系列合格證書;中國石化集團物裝公司一級供應商證書;中國石油天燃氣集團公司一級供應商證書;系列產品歐盟認證證書;實用新型專利證書近30項;并取得ISO9001(2008版)國際質量體系認證的專業工廠等一些了榮譽稱號,吳董說,公司之所以有這樣的成就和公司技術的創新、產品的創新是息息相關,是離不開關系的。
他表示如果不想被這個行業所淘汰,創新重要,不斷地走創新的路,不斷研究新的產品把所有的東西都面向整個用戶客戶,“把產品變成商品,把商品變成老百姓喜愛的可用的用品”這是公司的經營理念。他說,到目前為止,廠里面沒有專門的銷售人員,基本上都是靠網絡和客戶相互之間介紹來購買公司的產品,公司主要走的是一個展會經濟,把自己的產品在展會上展示給大家。由于公司不斷的對技術的創新、對產品的創新,因為產品的獨特性,所以現在產品不僅在國內贏得了客戶的喜愛,甚至還遠銷海外,積累了良好的客戶群,贏得了海內外客戶的青睞。
6大系列爭做行業排頭兵
近幾年來公司在吳董的帶領下得到了的迅速發展,前幾年入選樂清市人民政府首批100家“重合同、守信用”企業;被中國建設銀行樂清市支行列入AAA級信用企業,公司從一開的6個股東發展到現在這個行業的領頭羊,關鍵還是在于公司所生產的產品好,吳董說公司發展到現在已經有6大系列產品,這6個系列產品在全國的排名可以上10強排行榜,主要包括各種熱電偶、熱電阻(隔爆、耐磨、隔漏、鎧裝、特種)整機及部件;金屬管(異型)狀、熱流道模具電加熱器;鎧裝熱電偶材料(電纜);熱電偶用補償導線(銅被覆)等六大系列產品,涉及石油石化、電力、冶金冶煉、醫藥衛生、基建、化工、鋼鐵、軍工、機械、輕工個行業領域可以覆蓋了整個工業的60%。
吳董說公司生產的系列產品由于其節能性,為國家的節能環保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從去年開始公司就研發了一種節能的熱能表來達到國家的節約能源這一目標。另外發展的一個套管之類的產品在國內來說可以作為中國的一個生產基地,因為這個套管不是一般的企業都具有這樣的生產能力,必須具有一定的設備和技術,比如一根棒料可以用槍鉆打7個毫米、6個毫米甚至打2米、3米深的孔,再加上槍鉆的獨特性和自主研發性也只公司設備的一大亮點,通過自己制造的設備變成工裝,很方便、很實用。
20年中,不斷有企業開業與此同時也不斷有企業倒閉,但是華東儀表廠卻一直堅守著自己的崗位,并在不斷快速穩健的發展,致力成為這個行業的排頭兵,對此吳董解釋說儀表行業的門檻低,入行簡單但是想要做大、做強卻很難很難,很多企業魚龍混住、粗制濫造給用戶、行業和國家帶來了很大的損失,但是華東卻為了讓人員傻瓜化,產品、設備自動化,完成技術的難點,使成本降到低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財力和人力去打造好每一個產品走好每一步,使自己能夠成為行業的排頭兵,一個領頭羊的角色,后讓產品做強做精。
以研發為基礎減少差距
儀器儀表行業整體綜合技術水平達到國際80年代中期水平,微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在儀器儀表產品中普遍采用,約15%的產品實現了智能化,達到國際90年代水平;30%的產品實現了數字化,達到國際80年代末期水平,國際市場的儀器儀表在技術上向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微型化發展。一批國有、集體、民營、三資企業和科研院所通過市場競爭,在行業中脫穎而出,并顯現出良好發展勢頭和后勁,已形成主導、核心力量。
吳董說其實儀表這個行業國內外的差距本不是很大,主要由于國內在這個行業材料的選擇和細節上面存在著差異。由于這個行業的入門簡單、門檻低,所以每年都有大量的企業進入這個企業,但是卻因為沒有良好的定位已經缺少研發人員,所以想要這個行業做精做強就存在著很大的難度。只有找準自己的定位,具有有實力的研發人員,才能讓自己再這個市場上有一定的立足之地,要有自己的創新意識才能縮短與國際市場的差距,才能在國際舞臺上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找準定位實現零服務
當今世界計算機的飛速發展,互聯網已布滿了整個世界,信息通過互聯網快速的傳遞,世界已成一家。儀器儀表行業在突破經濟危機遏制,與當代高科技和互聯網的的結合,讓儀器儀表行業的發展發生了本質的變化。
在計算機飛速發展的今天,小編始終覺得一個企業如要想要發展在有良好的創新的同時,其實和企業的管理、營銷模式以及自身的定位是息息相關,相輔相成的。吳董也在采訪中給我們提到,儀表行業近幾年以來這個市場魚龍混雜的仙現象非常嚴重,魚目混珠的企業也越來越多,所以如果企業找不準自己的定位那很難在這個市場上生存。
吳董說,公司不想在這個市場上做雜,公司的定位是做強做精,比起一些公司提倡的售后服務,華東儀表更注重售前服務。在客戶購買之前提供一些選型方面的支持,如哪類產品的性價比高,怎么去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這個產品怎么去用,這樣的售前服務反而比售后服務的效果要更好些。公司還是會繼續完善,把售前服務變成標準化服務,在買去公司的服務之后可以保證沒有其他任何方面的問題,對公司來說,真正的服務其實是沒有服務,真正打造零服務。
一步一步打造國際儀表企業
華東儀表廠是行業專用工裝、設備開發,制造與銷售的唯一供應商,向廣大客戶提供先進的技術、精良的產品,迅捷的交貨和誠信的服務,在采訪的后,吳董給我們說到公司目標規劃的時候他表示,公司還是會走原來技術含量比較高、有自己知識產權的一些創新道路,把自己的茶農發展好,一步一個腳印、一環扣一環的成為一個百年企業,致力打造國際儀表企業。
科學技術的進步不斷對儀器儀表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儀器儀表的發展趨勢是不斷利用新的工作原理和采用新材料及新的元器件實現儀器儀表的小型化,減輕重量、降低生產成本和更便于使用與維修。同時通過微型計算機的使用提高儀器儀表的性能,在本身自動化、智能化程度和數據處理能力的基礎上,還通過標準接口和數據通道與電子計算機相結合組成各種測試控制管理綜合系統,以滿足更高的要求。在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指引下,國的儀器儀表行業正呈現出快速、健康的發展態勢,數字化、智能化、采集化的儀器產品必將成為這個行業的市場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