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產業】轉眼,8月進入了下旬,伴隨著高溫天氣褪去,暑假也接近尾聲。而暑假的結束,同樣意味著新學期的到來以及秋季入學工作的開展,各個高校也陸續開始籌備開學體檢工作推進。體檢工作的順利進行有助于保障學生的安全,但是你知道嗎,要保障學生安全,除了要為學生進行體檢,校車“體檢”同樣是個不容忽視的環節。
校車指的是依照《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取得使用許可,用于接送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上放學的7座以上載客汽車。校車的出現主要目的是為了給學生帶去便利以及確保學生上放學的安全。盡管如今校車在城市中已經非常常見,但是在我國,校車的發展歷史其實并不長,而且在短短幾年間經歷過多次的規范以及技術革新。
雖然我國很早就出現了校車這一概念,但是直到2011年以前,校車的運營還是由學校自費承擔的,因此除了部分大學以及民辦學校外,很少有學校設有校車。此外,當時不少校車主要目的還是服務于老師上下班或者在校區之間通勤,因此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校車并不能達到給學生帶去便利的目的。而到了2011年,為了保障學生安全以及進一步解決特殊地區學生通勤難題,我國開始設立并逐步完善校車保障條例以及相關規范條例,并且對校車外觀、校車內部設施、司乘人員、行駛路權都進行了進一步規定。
也正因為如此,如今我國校車在功能性上以及安全性上都有非常突出的表現。一方面,校車享有優先通行權,并且每次使用前駕駛人員都需要對校車例行檢查,確保無誤后才能開始使用;另一方面,校車上裝有衛星定位和限速裝置,在物聯網技術的協同下,學生在上下課刷卡的過程中,家長就可以知道孩子的通勤情況,學校以及地方檢查機構也可以實時掌握校車的行駛軌跡,進一步確保學生安全。
此外,由于校車的主要使用時間與學校授課時間有關,寒暑假校車基本處于停運狀態,因此,每逢開學前,校車以及校車的駕駛人員都需要進行全面的檢查以及試運行工作,排除隱患,確保開學后能夠穩定、安全地運行,而這個工作便可以看做是校車的開學“體檢”。
一般來說,這個檢查可以分為三部分,首先是駕駛員身體狀況的檢測,這個和普通的體檢工作類似,一般是在醫護人員幫助下完成的。其次是校車的常規檢測工作,包括輪胎、后視鏡、停車牌、滅火器等基礎設施的檢查工作,這個過程通常會用到一些行業專用的
檢測儀器,例如胎壓檢測儀,消防檢測儀器等。最后,也是尤為重要的一個檢測環節——車輛硬件安全檢測工作,包括發動機狀況檢查,電池或者燃油系統狀況檢測,齒輪磨損檢測等工作。這個工作非常耗費時間,并且往往需要專業的工作人員來完成,其中更涉及到了各種拆卸工具以及無損檢測儀器。
可以說,如今大家習以為常的校車,其實是社會多方面共同努力的結果,而隨著開學季的到來,校車也將再一次承載起保障學生安全以及上放學的工作。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