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會議】導讀:7月22日,由中國
儀器儀表學會主辦,溫州系統流程裝備科學研究院、國家閥門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浙江)、浙江省泵閥行業協會承辦的《閥門裝配調試工國家職業技能
標準》初審會在溫州召開。
《閥門裝配調試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是受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委托,針對閥門行業的職業技能標準,該標準將填補閥門裝配調試技能標準空白。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副秘書長張建、國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處長王小兵、溫州系統流程裝備科學研究院院長徐翔、浙江省泵閥行業協會秘書長陳文榮等領導出席會議,來自全國各地的泵閥企業專家、科研院校學者30余人參加會議。會議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張迎春主持。
首先,溫州系統流程裝備科學研究院院長徐翔在致辭中表示,泵閥產業是永嘉縣第一大支柱產業,2020年工業產值達到320億元。溫州系統流程裝備科學研究院作為高能級平臺,已與華為、浙大等合作共建了國內首家NB-IOT智能泵閥聯合創新實驗室,建設了省系統流程裝備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高標準建設了國內唯一建在縣級的國家級閥門質檢中心,為實現泵閥單品產品向智能系統流程裝備轉型。但永嘉泵閥產業還存在科技含量不高、創新能力較弱、高技能人才短缺等瓶頸制約,通過制定《閥門裝配調試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才能激發高技能人才創新活力,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副秘書長張建在講話中表示,此前國家并沒有閥門裝配調試工的職業技能標準,開發制定職業技能標準是正當其時、形勢所需。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始終把人才培養作為學會的主要職責,希望通過此次會議可以加強行業內部交流,做好閥門裝配調試工的職業技能標準,為企業培養急需的技能人才及企業的工藝人員、制造人員、裝配人員、檢驗人員、測試人員貢獻力量,引導國內控制閥行業良性發展。
作為國家級學會,我們應緊緊圍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十四五”規劃的發展目標,隨著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國家明確提出要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而我們儀器儀表行業正是涉及領域廣泛的基礎性行業,在這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更應乘勢而上,有所作為。我們將繼續發揮好學會的平臺作用,引領行業技術提升,服務企業交流合作,促進行業人才培養,推動我國儀器儀表行業走向世界的前列。
國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王小兵處長解讀了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編制規程,以及編制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和規范等。王處長表示,人才是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的主要決定因素,職業分類和職業標準是打造人才隊伍的基石,他希望廣大企業和院校積極參與,共同為服務《閥門裝配調試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的編寫貢獻力量。
四川儀表工業學校李靜介紹了《閥門裝配調試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初稿編寫思路,會議推選張清雙為評審組組長。與會人員對標準的編寫進行了討論,并提出了意見和建議,會議對標準下一步編制工作進行了安排。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