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標準】2月3日,全國振動沖擊計量技術委員會發布《地球重力法低頻振動校準規范》征求意見稿,現向各位委員、專家征求意見和建議,意見反饋郵箱caichenguang@nim.ac.cn。
加速度計是基于慣性原理把被測加速度轉化為電量的
傳感器,通常由加速度敏感元件和電量轉換元件組成。按敏感機理,可分為:慣性質量式、氣體熱對流式等;按轉換機理,可分為:壓電式、電容式、壓阻式、電磁式、力平衡式、熱式等。
加速度計動態重力法校準的基本原理是將加速度計在重力場中勻速旋轉,使加速度計敏感軸上的重力分量呈正弦變化,實現加速度計向當地重力加速度的法溯源。按將加速度計在重力場旋轉的形式,動態重力法校準可分為:單軸轉動式、雙軸轉動式、傾斜轉動式、虛擬擺式等。
傳統的振動臺校準系統受到行程限制在低頻段的加速度幅值往往很小,造成加速度計的信噪比變差,難以滿足傳感器低頻段的校準需求。目前,我國低頻振動計量基標準裝置0.5Hz頻率點的大加速度測量能力低于5m/s2。大加速度與頻率平方成正比,隨著頻率的減小而逐漸降低,在0.1Hz時將低于0.2m/s2。顯然無法滿足低頻高加速度的溯源要求。
基于地球重力場動態校準方法能夠在頻帶范圍內提供高達1g的加速度幅值,確保加速度計低頻段動態校準結果的有效性,有效拓展了加速度計動態校準的頻率范圍。因此本項目擬建立地球重力場法振動校準系統,旨在解決低頻高加速度的量值溯源問題。
本規范依據《國家計量檢定規程管理辦法》、JJF 1001-201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JJF 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和JJF 1059.1-2012《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的相關規定編制。
本規范結合已經發布的標準ISO 16063-16:2014《振動與沖擊傳感器校準方法第16部分地球重力法振動校準》、ISO 16063-42:2014《振動與沖擊傳感器校準方法第42地球重力法地震儀高精度校準》和正在起草的標準ISO 16063-18《振動與沖擊傳感器校準方法第18部分地球重力法低頻振動校準》,編寫本規范,以滿足加速度傳感器生產制造企業、廣大用戶和計量機構對地球重力法低頻振動校準的需求。
依據JJF 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本規范在組織架構上包括范圍、引用文件、術語、概述、計量特性、校準條件、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校準結果表達、復校時間間隔以及附錄等內容。
本規范為首次制定。本規范適用于頻率范圍DC~20Hz、加速度范圍≤1 gloc內,對加速度計的校準。(詳情請見附件)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