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企業】11月6日,由施耐德電氣攜手亞馬遜云服務(AWS)、聯想集團、清華大學產業研究院共同發起的“共創生態圈,共筑工業夢——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總決賽”在上海收官。9家企業在總決賽現場展示了PoC(Proof of Concept)開發成果,并接受來自評委、客戶端的檢驗,其中包括熵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北京銳富時間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不工軟件有限公司、上海極熵數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黑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安爾法智控科技有限公司、埃睿迪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谷東科技有限公司、智享鏈(蘇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工業自動化業務中國區負責人龐邢健表示:“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的收官并不意味著活動的結束,相反,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施耐德電氣將繼續深挖工業場景,聯合生態圈伙伴,以數字技術與創新經驗賦能中小企業,共同打通數字化轉型‘后一公里’。”
自“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3月開啟報名,終的入圍企業于6月進入加速營環節。來自施耐德電氣、AWS、聯想集團、清華大學產業研究院,以及活動支持方智慧工廠研究院和創業邦的專家和導師團隊通過線上線下培訓、PoC過程管理、一對一指導、客戶現場實地考察等多種形式,對入圍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輔導。歷經近半年的深入交流,熵智科技總經理趙青深有感觸:“來自施耐德電氣等企業經驗豐富的行業專家為我們提供輔導和培訓,深入解讀工業客戶的場景需求,幫助我們在短時間內高效地完成既定場景需求的PoC開發。”
在總決賽方案展示環節,進入決賽的9家企業依次向在場客戶以及評委展示了可落地的高質量PoC方案,為細分行業的具體應用場景帶來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獲得用戶的高度認可。其中:
· 在冷鏈立庫訂單揀選碼垛場景中,需要面對大量多品種小批量的訂單需求,如何根據訂單包含的品類和規格信息,實時計算所需托盤數量和混合碼垛規則至關重要。熵智科技依托核心的智能分揀碼垛AI技術,以12萬貨品箱驗證了其碼垛模型的穩定性,確保訂單的全局優和垛形的局部優;在堆垛機上按訂單自動揀選的解決方案或將成為行業內,將極大的提升效率,減少能耗并消除質量隱患;
· 在鋰電池原材料研發與生產車間場景中,實現產線巡檢和品控輔助對于鋰電池的生產安全與品質保障至關重要。銳富時間以自身豐富的MR(混合現實)工程經驗,并引入ReID(身份雙重認證)技術與IoT智能貨架,提供了完整的、真正可以落地的整體工業解決方案——XR產線巡檢和品控輔助系統集。在3D多維監控下,一線工人大幅減輕勞動強度和出錯幾率,可實現出入庫流程無感化,車間內自主路線規劃,業務全程視覺輔助與指導,降本增效;
· 在離散工業計劃排程優化場景中,不工軟件自主研發了一款基于自身核心技術的ORAPS軟件應用。不僅能夠根據自身產能自動進行生產計劃運算,制定合理準確的生產計劃,而且能夠精準預測交付期,及時通知客戶領貨,減少庫存積壓,并自動進行權重優化,從而減少換模頻率,降低不良品率。
此外,其他幾家企業也分別展示了在水泥行業設備運行與預測性維護、生產數據挖掘,水行業自動加藥、可隨時查看生產制造信息的隨身MES等場景的PoC方案。終,熵智科技、北京銳富時間以及上海不工軟件以優異表現獲得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的前三名。
此次創贏計劃的順利實行,除施耐德電氣和聯合主辦方,以及中小企業的積極參與外,終端客戶提供的真實場景對于PoC的開發也至關重要。在冷鏈行業擁有豐富經驗的北京京科倫冷凍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全江對于創贏計劃的“三方”合作模式表達出贊許:“在數字化轉型成大趨勢的背景下,如何能真正落地到行業具體應用場景和需求,需要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努力,包括設備提供商、軟件開發者、系統集成商、服務提供商、終端用戶共同參與,得益于施耐德電氣在生態圈中的強大凝聚力,能夠在創贏計劃中聯合產業鏈上下游眾多的企業進行創新嘗試,我相信這將為全產業的數字化升級貢獻力量。”
以“打通數字化轉型后一公里”為目標,以優異的PoC方案開啟落地新征程。歷經8月,克服疫情等困難,“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第一階段終于落下帷幕。但這只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在總決賽成果公布之后,場景需求方京科倫、巴莫科技分別與參賽企業熵智科技、銳富時間簽署了合作備忘錄,為中小企業PoC方案的進一步實施鋪平道路。
“未來,施耐德電氣將持續關注中小企業、賦能新技術與行業場景的進一步融合。”龐邢健表示,“施耐德電氣近期推出的EcoStruxure開放自動化平臺(EcoStruxure Automation Expert),其基于開放自動化和IEC61499
標準能夠自動化執行低價值任務并消除工具之間的任務重復,從而加速上市時間并使工程師能夠自由創新,這將從另一維度為中小企業的創新、發展注入活力。”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