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話題】12月9日,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家管網公司”)正式掛牌成立,標志著我國油氣管網運營機制市場化改革邁出了關鍵一步。
國家管網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組建獨立運營的國家管網公司,推動形成上游油氣資源多主體多渠道供應、中間統一管網高效集輸、下游銷售市場充分競爭的“X+1+X”油氣市場體系,是深化油氣體制改革和管網運營機制改革的重要一環。
采用能量計量有許多的理由
1.各類氣源要進入統一的天然氣管網
成立國家管網公司、實現全國互聯互通一張網后,來自不同地區的天然氣,包括煤層氣、頁巖氣等,將來都要統一進入天然氣管網。如果不采取熱值計量方式的話,計量就亂套了。”對外經貿大學“一帶一路”能源貿易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表示。
未來無論是來自塔里木盆地、松遼盆地、四川盆地等的國產陸上氣,還是來自中亞、中緬等天然氣管道的進口氣,抑或是來自海上的國產氣和進口LNG,都將進入統一的天然氣管網,天然氣熱值計量計價體系作為其中重要的基礎性、樞紐性環節,其改革成敗直接決定著我國天然氣體制改革的進度與成效。
2. 熱值計量計價,體現了天然氣實際價值
一般商品的價值由兩部分組成,即品質和數量。天然氣的質量計量或者體積計量只是進行數量計量,不能體現出天然氣的品質,也就體現不出天然氣的實際價值。
天然氣能量計量使天然氣計價方式回歸一般商品定價方式,也就是以質論價,優質優價。
3. 用戶采用天然氣能量計量的優點
對工業用戶來說;管網里有來自不同氣源的天然氣,如果給工業用戶供應的天然氣熱值不穩定、忽高忽低,會影響他們的產品質量,比如玻璃、陶瓷、半導體工業等,他們的產品質量會受到嚴重影響。此外,不同種類的器具也都有嚴格對應的熱值范圍,低熱值的燃氣跟高熱值的燃氣不能混用。”
對熱值需求不高的用戶:可通過對天然氣進行調和,以降低熱值。熱值計量不僅可以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還可以解決摻假造假問題。
采用熱值計量,實時監測天然氣熱值,可以在關鍵部位通過混氣來調整熱值,以保證終端燃氣質量的穩定。
天然氣能量計量的技術條件
《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監管辦法》提出的“24個月內建立天然氣能量計量計價體系”的目標從技術上來看能否實現?
從目前常見的能源來看,電能的計量實現容易,其次是熱水和蒸汽,天然氣相對復雜。天然氣能量計量關鍵的是熱值(發熱量)檢測。
上普遍采用能量計量,我國LNG接收站也都是用熱值計量的。就技術上來說沒有太大問題。
據了解,當前中海油的所有門站都已經具備熱值計量條件,中石油、中石化部分天然氣門站也已具備熱值計量條件。
盡管具備了技術條件,但徹底實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現階段城市燃氣用戶既有的計量器具是體積量或者質量量的計量器具,既有(存量)的大量
流量計不可能一下子更換下來。
由于熱值表比體積表更貴,且城燃企業居民用戶數量多,所以購置熱值表的總成本較高。
針對這種問題,有專家認為:“居民端仍可延用體積計量方式,因為只要保證熱值穩定,在結算時換算成熱值就行了,而不必換裝熱值表,從而節省大量成本。”
另外,有專家指出:“水表、電表、熱表、冷表、氣表‘五表合一’的智能表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所以到時一起換就行了,沒必要現在就換熱值表。那現階段怎么辦呢?可以直接用體積換算方式,或者以小區為單位統一配備一個組分分析設備,這樣也能基本實現熱值計量計價的目的。”
能量計量仍有許多問題待解決
一、以“體積計量、熱值計價”并不是完美方案
對于城鎮燃氣企業,從上游購置的商品天然氣是按照能量計量來的MJ,而面對的大多數用戶還是采用體積量的計量器具累積的m³。這就存在著如何將上游買來的天然氣經過測算折成體積量的價格,并且與用戶結算還是按照用戶流量計的體積量;或者是,通過賦值的方式將用戶流量計累積的體積量轉換成熱量與用戶結算。但無論哪種方式燃氣用戶都會感覺到不同時段的每一定量天然氣(比如100m³或者1000m³)的價格都不一樣,畢竟用戶只能看見“量”的部分而看不到“質”的部分,所能感受到也只是“量”的變化。
如果賦值的值不能做到公開透明,有理有據,用戶有理由懷疑賦值值的合理性;所以,必須保證賦值的準確性,合法性,公開透明。天然氣能量計量改革并不是政府和業界的事情,應該包括廣大的天然氣用戶。
怎么才能兼顧廣大用戶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需要很多工作要做。
二、國產能量計量設備還需市場驗證
能量計量的全面普及,對我國國產計量設備提出了更高要求。現在我們國產的一些計量設備,也具備熱值計量的功能,但是精準度跟可靠度仍有待驗證。技術的發展和使用,還需要通過一段時間的實際應用去實踐。相信通過市場的檢驗后,能夠大浪淘沙。
三、監管措施和細則何時出臺
何時會出臺更細致的監管措施?例如《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監管辦法》中明確,不按照要求進行商品計量的,或者計量監督檢查結果不合格的,由政府計量行政主管部門依照相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罰。但如果企業沒有按時按要求進行熱值計量或對組分數據造假,到底怎么處罰?處罰措施是什么?
另外,整個能量計量計價工作流程怎么監管,目前也沒有明確的規定。這都是還需要完善和解決的事情。
總結:靴子已落地 天然氣能量計量是大勢
當前,中國已是第一大天然氣進口國、第三大天然氣消費國,隨著我國天然氣產量和消費量快速增長,過去粗放的體積計量方式已不能適應我國天然氣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求。
《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監管辦法》的發布和國家管網公司的成立,使得天然氣能量計量勢在必行、迫在眉睫。
12月17日,國家發改委召開12月新聞發布會。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答記者問中表示,成立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只是拉開了改革的序幕,后續的改革任務還有很多,涉及到行業、地方、企業等多方面。針對企業關系和疑慮的問題,也給了回答。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表明:具體將推進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強制度建設,抓緊制定管網運營規則和調度規則。二是創新投資機制,支持國家管網公司和各類市場主體按照政府統一規劃參與管道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管道和儲氣能力建設,實現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三是完善管輸價格機制,合理核定管輸定價成本,科學制定管輸價格。四是強化信息公開、規劃落實和公平開放監管,確保管網等基礎設施向各類市場主體公平開放。五是加強自然壟斷環節監管,確保國家管網公司聚焦主責主業,專注油氣輸送業務,不參與油氣勘查開采、進出口、生產銷售等競爭性業務。
對城燃公司來說,在上中游,應盡快開展現場數據采集分析工作,更好地掌握不同氣源特性,以便更有針對性開展工作;在下游城燃領域,要對接不同的工業用戶、居民用戶熱值需求,以便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交接協議。至于改革可能涉及的大量終端計量儀表改換導致的高成本問題,在保證熱值穩定的情況下,以“體積計量、熱值計價”也是現階段一種可行的解決方式。
天然氣計量改革是我國推進天然氣市場化改革的前提條件,需要很長時間的過渡期和磨合期,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相信隨著市場進一步的規范,條例、監管制度的完善和天然氣能量計量體系的建立,通過實踐探索,現有問題都將得到解決。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