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文件】為推進《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地下水污染防治實施方案》(環土壤〔2019〕25號)各項任務的落實,生態環境部組織編制了《地下水污染源防滲技術指南(試行)(征求意見稿)》,現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郵箱dixiashuichu@mee.gov.cn。
為貫徹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20 年)》《地下水污染防治實施方案》(環土壤〔2019〕25 號),推進我國地下水污染源頭防控工作,增強地下水污染源防滲工作的科學性和規范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及相關法律、法規、
標準,編制《地下水污染源防滲技術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
本指南規定了地下水污染源防滲的原則、工作內容和流程、工作程序和技術要求。
本指南適用于已建成的工業企業、礦山開采區、尾礦庫、危險廢物處置場、垃圾填埋場等地下水污染源的防滲工作,其他污染源可參照執行。不適用于放射性核素的開采、加工場地及核廢料貯存場地的防滲工作。
本指南引用的文件有GB 5085.7 危險廢物鑒別標準 通則、GB 16889 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 18597 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 18598 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 18599 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 50141 給水排水構筑物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268 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863 尾礦設施設計規范、GB 50869 生活垃圾衛生填埋處理技術規范、GB 51220 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封場技術規范、GB/T 4754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14848 地下水質量標準、GB/T 18772 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環境監測技術要求、GB/T 50934
石油化工工程防滲技術規范、GB/T 50600 渠道防滲工程技術規范、CJJ 113 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防滲系統工程技術規范、CJJ 176 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巖土工程技術規范、DG/TJ 08-2073 地下連續墻施工規程、HJ/T 164 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 610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地下水環境、SH/T 3533 石油化工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SL 174 水利水電工程混凝土防滲墻施工技術規范等文件。
本指南由生態環境部土壤生態環境司組織,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生態環境部土壤和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監管技術中心、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山東省生態環境規劃研究院、生態環境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北京國環清華環境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高能時代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華清凈宇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中石化廣州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中地泓科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起草編制。(詳情請見附件)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