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話題】火遍了水氣行業的NB-IoT和LoRa,其實也在悄悄的侵入電力行業,NB-IoT電表了解嗎?在智能電網的應用呢?你確定了如指掌嗎?
2017年5月3日,國家電網天府新區供電公司的NB-IoT
智能電表在天府新區測試成功,實現了遠程抄表等系列功能。目前中國電信在天府新區個部署完成基于800M的NB-IoT的網絡,800M的頻段更易于穿透地下停車場、地下通道等場景,且覆蓋信號更好。
NB-IoT智能電表在行業的亮相,觸到電表圈的神經,但是更多的人表示“NB-IoT在電表圈用不起來的,完全不用擔心”。誠然,NB-IoT在電表圈確實很難發展,但是,也許,這有一個時間前提,那就是近幾年。
查閱了相關的素材,小編發現,以NB-IoT和LoRa為代表的物聯網技術已經悄悄的在智能電網和配網運維領域應用起來!
當前電力物聯網主要以類型多樣的終端為基礎,利用自有和運營商網絡,依托信息化系統提供服務,如配電自動化、輸變電監測、資產管理、數據中心系統等,各環節均獨立實現安全防護和運維,缺乏整體的安全防護體系和物聯網
管理平臺。
目前關于能源輸、配、用各環節,都在尋找更安全、的方法,近幾年小編也不時看到國網、南網與移動、聯通、阿里、百度……等公司的合作,在人工智能、在物聯網電表、在大數據、在云計算等電力+物聯網相關應用。
電力物聯網2.0解決方案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能源生產及消費結構也在發生改變,發電從傳統大容量的穩定集中發電,到不斷增加的不穩定、不連續能源分布式發電;用電從穩定、可預測的消費,到引入移動負載如電動汽車以及不太穩定的消費模式;配電從被動響應的配電網絡,到通過控制和監測實現所有電壓等級的動態供需平衡。新的形勢帶來了新的需求,基于此一些企業也研發新的方案,比如華為。
華為之前發布電力物聯網2.0解決方案,致力于打造基于IoT聯接管理平臺的電力物聯網,構建能源互聯時代的神經系統,實現新能源隨時、隨地接入,調節電網平衡,主動預測,引導合理用電,提高社會效益。
華為發布的電力物聯網2.0解決方案基于IoT聯接管理平臺。IoT聯接管理平臺提供基于SIM/NoN-SIM的連接管理,簡單計費和運維功能;通過大數據分析,將傳感器,終端的數據進行匯聚,分類等,通過特定的開放接口,開放給第三方應用使用,大化挖掘電力設施的潛力和價值,比如可以對整個城市的用電需量預測、削峰平谷、線損分析等,而居民用戶可以根據實時電價信息,主動進行智慧選擇,更加經濟合理地安排用電。
廣東電網牽手百度云打造智能客服中心
2017年12月百度云與南方電網旗下廣東電網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合作雙方將在客戶服務、信息化建設、節能環保、生產運行、電力調度、科技研究等領域展開全面合作。百度云作為百度AI戰略的載體和源動力,為技術賦能產業提供相關支持,目前客戶中心智能升級項目已經順利落地,相關成果也非常喜人。
目前智能對話系統中,百度通過意圖識別、實體識別、多輪對話、語義理解等關鍵技術,幫助客服系統準確的從用戶輸入內容中識別出意圖及需求的關鍵信息,從而提供相應的內容服務,給客戶提供更的服務。并且智能知識庫可通過機器學習算法識別出企業通用語料,為客戶提供標準通用的知識庫,同時通過持續挖掘用戶與機器人客服的歷史會話進行自主學習,不斷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漸提高應對客戶繁雜的問題能力,打造廣東電網“特有“智能知識庫。
另有中興發布NB-IoT水電氣表產品,中移物聯網發布智能電表云集抄系統...
看似與電力系統關系不大的三大運營商,中興、華為等通訊廠商以及阿里、百度等互聯網企業,在物聯網的風潮下逐步且高調的向電力行業,相比之下,扎根電力行業的表計圈反而顯得有點寂靜無聲。
能源物聯網是否將會給電力行業帶來沖擊,從智能建筑和城市基礎設施,再到能源民主化和可再生能源,世界能源供應和分配體系的變化又將給這個行業帶來什么改變。
電表圈的一片寂靜,追根究底,是電表圈對于物聯網在電力行業發展的不信任,還是設備廠家面對物聯網浪潮的無從下手,相信各有各的看法,但是小編認為,能源的變革既然即將或者已經到來,表計圈應該采取更積極的態度,知己知彼,爭取互惠互利,迎頭發展!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