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企業】近日,“施耐德電氣中國30典活動”在天津舉行。慶典中不乏已經加入公司10年、20年,甚至與施耐德電氣中國一起走過30年征程的老員工。“我們對客戶一直秉承長期服務的原則,希望能與之友好合作,長久相伴。同樣,我們也用長遠發展的眼光看待我們的員工,希望每次出現在客戶面前的銷售都是同一個人。”施耐德電氣人力資源執行副總裁Olivier Blum在他本人2017年的第三次中國行中說道。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2017年是Olivier Blum加入施耐德電氣的第24年,從業務前線到人力資源管理,從歐洲到亞洲,多元化環境和多樣化路徑交織,讓他的職業生涯既充滿挑戰,也富有樂趣。
培育創新的土壤
談及職業生涯中深刻的體會,Olivier Blum坦言,在多元化的環境中與不同的人打交道,會碰撞出更多的創新靈感。“管理多元化人才的團隊具有挑戰,但也令人興奮,因為這是為創新培育土壤。”他分享道。不同國籍、文化背景、性別的人才正在為這家電氣公司創造寬闊視野和多樣視角。2017年,施耐德電氣推出了一項名為“管理隱形偏見”的培訓項目。職場中的“隱形偏見”包括了對于不同人群的刻板印象,比如學歷、年齡、性別等。這項培訓幫助管理層提升對于這種思維慣性的認知,更加包容地接納他人。
施耐德電氣將“多元化”與“包容性”作為自己鮮明的標簽。作為聯合國婦女署HeForShe IM
PACT 10x10x10計劃的公司之一,施耐德電氣為推進性別多樣性制定詳細的目標。目前,集團30%的員工為女性,過去3年中,施耐德電氣共招聘了超過23,000名女性員工。2017年,施耐德電氣的目標是:將擔任經理和技術人員職位的女性員工比例提升到40%,管理委員會和高管職位的女性比例則分別為:33%和30%。
全員攜手并進的驅動力
在施耐德電氣2015年發布的《施耐德電氣雇主價值主張(Schneider Electric Employer Value Proposition)》中,“有意義的企業目標(Meaningful purpose)”居于。“我們認為能源的獲取和使用是一項基本的人權,并希望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能獲得安全、可靠、且可持續的能源。這是我們不斷追求的‘有意義的企業目標’。”Olivier Blum解釋道。施耐德電氣致力于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以解決能源困境,即在人類使用能源的基本權利與地球碳足跡之間尋求平衡。在施耐德電氣的幸福理念中,員工會為關心地球與社會的公司感到自豪,從而獲得幸福感。
施耐德電氣相信員工幸福感與工作效率呈正相關,幸福感能創造高績效員工,反之,高業績也能提升幸福感。這是施耐德電氣獨特的“幸福感”哲學,也是在推行“Well-being(幸福感)”項目的動因。施耐德電氣提倡的幸福感包含四個維度:身體、心靈、情感、社會,并強調對社區與環境產生積極影響。
從健康、工作場所、靈活度、領導力到企業文化,施耐德電氣希望Well-being項目成為全員參與的行動。2016年,施耐德電氣共開展了超過130場“眾包”活動,收集了6000多個關于“幸福感”項目的創意。施耐德電氣正在進行的“Cool Site(酷場所)”計劃將80%的工作場所變得更智能,充滿吸引力與能量,更加便于員工交流、協作與分享。目前,超過11.4萬名員工在386個Cool Site中辦公。此外,施耐德電氣倡導滿足個人需求的靈活工作方式,尋求工作生活平衡,提升效率。
相信數據的力量
當行業數字化進程加速,數據分析除了為業務獲取寶貴洞察,也在改寫人力資源管理的規則。“在數字化過程中,我們累積了大量的員工數據。我們可以據此開發一些預測模型,鑒別哪些是容易流失的高危人群,給予更多關注。同時,我們也可以判斷出高潛能人才有什么比較相似的模式。這都為我們人才挽留和培養中的決策提供了非常可靠的依據。”施耐德電氣中國區人力資源副總裁張琰琰介紹道,“作為一家擁有超過180年歷史的企業,我們會定期跟蹤老員工的薪酬與員工敬業度情況,了解他們的訴求,更好地進行服務。”
讓本地人才發揮影響力
中國是施耐德電氣第二大市場。為了更加貼近業務,施耐德電氣主席兼執行官趙國華(Jean-Pascal Tricoire)將辦公室搬到香港,集團執行委員會的很多成員也常駐中國香港和內地。施耐德電氣對自己的定位是“具有本地影響力的性企業”。這家沒有總部概念的企業在包括巴黎、迪拜、香港、上海、波士頓等多個中心城市設立集團執行委員會成員辦公室,稱其為Hub。此舉是為了進行更深入的區域布局,對業務做出更快響應,長遠地踐行本地化承諾,并以此引入更多的重要管理角色落地中國,為本土員工提供更廣闊職業發展機會。
施耐德電氣的本地化承諾中也包括了對于本地人才的培養,希望更多有能力的中國人才能夠走上領導崗位。面臨本地市場激烈的人才競爭,施耐德電氣加快了挖掘和培養高潛能人才的速度,尤其是年輕人才,施耐德電氣為其提供領導力項目,招聘平臺面向員工發布工作機會,接受各國申請。其中,“馬可·波羅”項目為青年員工提供海外工作機會,通過技能、領導力的提升以及跨國文化交流加速年輕人才的發展。在跨文化環境的工作經歷中也有助于員工拓寬眼界,更好地迎接下一階段的職業挑戰。同時,“在中國,惠世界”戰略下,本地人才也能在中國更好地服務,將佳實踐與洞察推廣到。
2017年,施耐德電氣再次入選領英“2017年佳雇主(LinkedIn 2017 Global Top Companies)”榜單。有意義的企業目標、以客戶為戰略中心的創新技術和數字化平臺、通過高績效文化實現職業目標和自我價值、獨特而具有多樣性的協作團隊……施耐德電氣全面而獨特的雇主價值主張再度受到肯定。Olivier Blum表示:“作為能效管理和自動化領域的專家,施耐德電氣正致力于助力產業優化,改善城市生態,豐富人們的生活。而這一切都源于我們144000名員工的集體智慧。”
(原文標題:施耐德電氣培育創新土壤 關注人才培養)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