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新概念】當前,智慧城市建設已經進入務實發展的新階段,新型智慧城市的目標日漸清晰,創新技術不斷涌現。其中,物聯網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技術基礎,智慧城市則是物聯網發展的具體應用。
在萬物互聯的大趨勢下,物聯網以NB-IoT落地為契機,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NB-IoT具有廣覆蓋、大連接、低功耗、高安全等特點,更適合廣泛部署,將在以智能抄表等為代表的智慧城市公共服務領域大放光彩。與此同時,NB-IoT也為電信運營商開辟了新的市場藍海。
技術惠民:NB-IoT成智慧城市領域的“網紅”
智慧城市建設內容非常豐富,涉及公共服務、市政管理、生活環境、基礎設施、交通出行、物流制造、商業活動等城市運作的眾多基本要素,實現更透徹的感知、更廣泛的互聯互通、更安全的城市管理、更深入的智能化運營是智慧城市建設的主要目標和特征。為此,物聯網與智慧城市的融合程度,將是產業落地的關鍵、技術惠民的重心。
相較于其他物聯網技術和傳統蜂窩網技術,作為一項創新型的物聯網技術,NB-IoT具備廣覆蓋、海量聯接、低功耗、高安全等優勢:廣覆蓋方面,同樣頻段下NB-IoT比傳統GSM網絡增益20dB,能夠大幅改善室內、地下等場景的深度覆蓋需求;海量聯接方面,NB-IoT每扇區可以提供大約10萬個聯接,相比現有物聯網技術多100倍;低功耗方面,NB-IoT功耗僅為GSM的1/10,終端模組使用AA電池可以持續工作10年。
當前,NB-IoT技術標準已經日漸成熟,并發展成為IoT物聯網主流制式。可以說,經過了過去幾年的探索,NB-IoT的市場空間和方向已經比較明確;尤其是經過2016年的加速發展后,目前NB-IoT的終端芯片、網絡設備均已經具備商用條件,2017年將成為NB-IoT產業生態成熟年和規模商用年,尤其是在智慧城市等領域將廣泛應用。
大T掘金:中國電信2017年6月NB-IoT全網部署商用
而對于迫切需要向數字化轉型的運營商來說,以NB-IoT為代表的物聯網技術讓大T們的轉型之路變得豁然開朗,更是讓他們看到了創新業務增收的市場藍海。
在國內,中國三大運營商均將以NB-IoT為代表的物聯網視為其戰略轉型的重要基礎業務。以中國電信為例,自去年7月份開始,中國電信多位高層已經持續公開發聲:2017年上半年中國電信將實現NB-IoT全網部署,在物聯網領域實現彎道超車,2018年用戶規模過億。
在近日華為與中國電信于深圳聯合舉辦的“智慧城市公共服務領域物聯網應用研討會”上,中國電信集團政企部副總經理孫健表示,作為承建智慧城市建設的主力軍之一,中國電信將按照轉型3.0戰略的指引,加快推動網絡智能化、業務生態化、運營智慧化,依托物聯專網+IoT核心平臺,以及縱向一體化銷售服務支撐體系,將物聯網元素注入信息化解決方案,構建貫穿基礎設施、集約平臺、應用整合、公眾服務的新型智慧城市業務體系,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據孫健介紹,今年6月末中國電信將實現NB-IoT全網覆蓋。憑借廣覆蓋、低功耗、大連接、高安全等特點,NB-IoT更適合廣泛部署,將在智慧城市領域大放光彩。同時,中國電信還將推出業務平臺,以天翼物聯產業聯盟為抓手,依托物聯網開放實驗室,加強生態合作,提供數億元的補貼激勵,支持物聯網發展。
具體而言,中國電信將加快推動移動蜂窩網部署與演進,包括NB-IoT的部署。據了解, 2016年12月NB-IoT項目啟動,籌備測試資源、制定總體方案和測試規范;2017年1月完成了NB-IoT試驗網工程建設;2017年3月完成場外試驗;預計到2017年6月,中國電信將完成端到端業務運營級測試驗證,完成NB-IoT全網部署,正式啟動商用化工作。
實踐部署:NB-IoT智慧水務商用項目落地深圳
從NB-IoT的應用領域來看,中國電信2017年將深耕“智慧城市”(如公共安全、交通、醫療)、“垂直行業”(制造、能源、車聯網)和“個人消費”(可穿戴設備)這三類市場,全年目標發展2500萬物聯網用戶,2018年要過億戶。
其中,以物聯網技術為基礎,連接生產現場的各類
傳感器、
執行器,進行大量數據采集并實時或離線分析,實現運行監控、預測維護、制造協同等成為垂直行業新的技術趨勢。
例如在智慧城市領域,2017年3月22日,深圳水務集團、中國電信、華為三方合作的NB-IoT智能水務項目正式運營,這也是NB-IoT智慧水務商用項目,成為NB-IoT技術進入水務領域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深圳NB-IoT智能水務項目以NB-IoT為基礎,通過水表集抄、在線監控、大數據分析等提升了深圳水務集團的供水服務能力、漏控管理水平和深圳城市社會管理、民生服務能力。
自主研發:NB-IoT終端芯片已規模商用
不過,由于涉及底層的芯片到網絡設備以及云平臺等多個環節,因此NB-IoT的真正落地部署也絕非易事,需要廠商具備更加全面的產品和解決方案能力。
到目前為止,華為是業界一家能夠提供從芯片、接入網絡設備到物聯網云平臺的供應商。華為把物聯網作為公司長期戰略,其自主研發的NB-IoT技術是蜂窩物聯網的主流技術,符合3GPP的R13標準協議;華為是此項標準的發起者、也是主要貢獻者,提案1000多項,通過數200余項,均排名,可以說是NB-IoT技術實至名歸的。
在具體實踐方面,華為長期與主流運營商合作開展標準研究,針對物聯網發展的功耗、覆蓋、連接、安全四大挑戰進行研發和技術升級,持續完善能夠適配不同
行業應用協議的IoT聯接管理平臺,并提供了的安全保障措施。目前,華為NB-IoT解決方案已成功應用于水務、路燈、停車、燃氣等多個智慧城市領域。
據華為產品與解決方案Marketing與解決方案部總裁張順茂透露,“華為自主研發的NB-IoT的終端芯片已支持規模商用,4月份可發貨20萬片,后續每月100萬片。”2017年,華為計劃在20余個國家,面向智慧城市(尤其是公共服務)等領域部署30余張NB-IoT網絡。
當前,智慧城市建設已經進入務實發展的新階段,新型智慧城市的目標日漸清晰,創新技術不斷涌現。其中,物聯網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技術基礎,智慧城市則是物聯網發展的具體應用。
在萬物互聯的大趨勢下,物聯網以NB-IoT落地為契機,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NB-IoT具有廣覆蓋、大連接、低功耗、高安全等特點,更適合廣泛部署,將在以智能抄表等為代表的智慧城市公共服務領域大放光彩。與此同時,NB-IoT也為電信運營商開辟了新的市場藍海。
技術惠民:NB-IoT成智慧城市領域的“網紅”
智慧城市建設內容非常豐富,涉及公共服務、市政管理、生活環境、基礎設施、交通出行、物流制造、商業活動等城市運作的眾多基本要素,實現更透徹的感知、更廣泛的互聯互通、更安全的城市管理、更深入的智能化運營是智慧城市建設的主要目標和特征。為此,物聯網與智慧城市的融合程度,將是產業落地的關鍵、技術惠民的重心。
相較于其他物聯網技術和傳統蜂窩網技術,作為一項創新型的物聯網技術,NB-IoT具備廣覆蓋、海量聯接、低功耗、高安全等優勢:廣覆蓋方面,同樣頻段下NB-IoT比傳統GSM網絡增益20dB,能夠大幅改善室內、地下等場景的深度覆蓋需求;海量聯接方面,NB-IoT每扇區可以提供大約10萬個聯接,相比現有物聯網技術多100倍;低功耗方面,NB-IoT功耗僅為GSM的1/10,終端模組使用AA電池可以持續工作10年。
當前,NB-IoT技術標準已經日漸成熟,并發展成為IoT物聯網主流制式??梢哉f,經過了過去幾年的探索,NB-IoT的市場空間和方向已經比較明確;尤其是經過2016年的加速發展后,目前NB-IoT的終端芯片、網絡設備均已經具備商用條件,2017年將成為NB-IoT產業生態成熟年和規模商用年,尤其是在智慧城市等領域將廣泛應用。
(原文標題:華為自研NB-IoT終端芯片已支持規模商用:全面助力運營商掘金物聯網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