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展會】2016年9月21日-24日,亞洲具影響力的測量控制、儀器儀表及自動化展覽會第27屆中國測量控制與儀器儀表展覽會(MICONEX 2016,以下簡稱多國展)在北京隆重召開。現場來自海內外500余家儀器儀表企業,匯聚一堂奉獻了一場年度行業盛宴。在超過5萬余名觀眾前,每個企業都在使盡渾身解數表現自身的優勢與特點。老牌企業,沉穩內斂的金字招牌于無聲中就已彰顯實力底蘊;新生企業,奔放張揚的風貌也能奪人眼球。而這其中,有一家特別的企業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它有歷史悠久的滄桑感,卻又彌漫著生生不息的朝氣,不禁讓眾人感嘆一句“啊,這條東方巨龍,要加快騰飛了嗎?”
對話京儀集團副總經理、遠東儀表及布萊迪董事長盧繼偉
北京京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京儀集團),國內自動化儀表領域集團,“國企,很大很強”是行業人的印象。而說起其旗下“六員大將”,遠東儀表、北分瑞利、布萊迪、京儀海福爾、北分麥哈克、京儀北方,又會有一番新的感悟,“各個領域的都在這了”。不止于此,京儀集團圍繞裝備制造業務(M)、投資運營業務(O)、現代服務業務(S)三大業態,聚焦發展“智能控制系統及儀表”“科學儀器”“環保”“光伏”“電力電子與軌道交通”“現代服務業”六大業務單元。同時,旗下部分公司涉及中外合資,轉型等,這讓京儀的業務成分更加龐大而復雜。“京儀集團是一個集裝備制造、現代服務于一體的高科技綠色產業企業。”京儀集團副總經理、遠東儀表及布萊迪董事長盧繼偉卻只給這個“龐大的身軀”寥寥數個定語。
業務部門數量多,涉及領域范圍廣,對于集團的管理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近幾年來,卻也正是企業管理體系和產業鏈的創新,讓這個老牌企業再次煥發出了勃勃生機。
“十三五”期間,京儀集團加快實施“轉型升級、發展”戰略,即:圍繞裝備制造業、投資運營業、現代服務業三大業態,以“一個基礎”、“兩翼發展”、“三大策略”、“四大保障”為主線的發展戰略。在4年前的2012多國展現場,筆者還記得當時的京儀集團展區,仍然主打的是品牌戰略。此后的4年內,慢慢改變,展區中也設置了“解決方案”等行業內新生的發展概念展示區。
直到今年,我們看到了煥然一新的業務概念。此次京儀集團展示了“智慧城市、智能化罐區、微型水站、物位測量、煉油工廠、LNG、石油與化工、獸料與獸藥、制藥”九個分領域的方案展示區。“我們針對工業自動化和民生自動化領域,提出了為專業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的理念。”盧總表示,從產品到方案再到服務,京儀集團的創新在潛移默化中已經完成了轉變。而這個轉變也顯現出,這個具有行業內大產業鏈之一的品牌企業,創造出具價值力集團的潛力。
發展動力生生不息 京儀改革創新促發展
從此次多國展來看,我們似乎需要重新對這個老牌企業進行價值潛力的評估。從業務構成上來看,京儀覆蓋了溫度、壓力、物位、流量儀表等工業自動化測量全領域產品,并做到了業內。同時,還具備了閥門、執行機構、工業過程在線分析、實驗分析儀器等其他全流程工業過程生產所需設備制造能力。產品和市場開拓的優勢是京儀發展的主要動力。而將動力轉化為核心競爭力的,一是京儀自身所具備的技術研發團隊及服務團隊,所獲得的生命力;二是其自身不斷改革創新的生產業務管理體系,所產生的凝聚力;三是對市場發展具有前瞻性預警與計劃的管理層,所帶來的向心力。
技術研發上,京儀擁有自己的研究總院、技術設計中心,以及的工程實驗室。“我們在不斷加大對產品研發、技術創新方面的投入。我們也在加快自主產品向技術追趕的步伐,直至趕超。”盧總對于京儀的研發團隊非常認可,且對未來的技術戰非常有信心。截止目前,京儀集團擁有3個市級工程實驗室、9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29家高新技術企業。京儀集團每年科技投入達到營業收入的5%以上,獲得授權有效517項(其中,發明69項,軟件著作權174項),獲得各類省部級科技獎項百余項。京儀集團科技孵化器也是個科技孵化器。
比如此次京儀集團展出QGS-08CEx紅外線氣體分析器,在本屆展會期間獲得了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頒發的產品獎。從使用效果看,該產品通過優化的模塊化設計,解決了在同一臺儀器中裝配不同原理檢測單元的關鍵技術,節約成本的同時,為用戶提供極大的選擇空間。
業務管理上,京儀集團根據客戶的需求,完成了從產品供應到方案供應再到生命周期管理服務供應的轉型。“無論是設計初期的咨詢,施工階段的供應,還是開車過程的保駕服務,售后的優化升級服務,都是我們全生命周期方案中的關鍵環節。”盧總表示,京儀不僅是做產品和工程,也在創新新的投資運營模式,包括設備租賃投資等,加強與客戶之間的緊密聯系。如果說其他企業正在做集成服務供應商,那京儀正在跨越式發展,成為咨詢服務商,運營管理供應企業,實現1+1遠大于2的效果。
以智慧城市領域為例,在解決客戶現場單體循環問題后,還有更重要的是解決智慧化改變而帶來的管理問題。京儀集團目前在智慧城市供熱管理方面已經做到了有效落地,成為供熱計量改造中一家國有企業。也是為數不多的能夠提供從熱源的升級改造、節能改造,到熱網平衡、終端計量,再與流行的大數據價值的挖掘管理形成閉環的解決方案。
京儀高層的市場前瞻,給人的感覺更加深刻。除去前文所述的細分領域展臺展示外,以及為當前非常關注的食品安全、藥品安全領域帶來便攜式的分析設備外,我們注意到京儀展會中嘗試了iPad體驗模式,利用iPad生動展示集團產品和方案;同時每個產品介紹上均設置了二維碼,供觀眾掃描來深入了解。這些小細節,卻也表示了京儀集團在當前“互聯網+”政策下,所做出的互聯網思維的服務理念。
盧總透露,對于“互聯網+”,京儀已有大動作。“互聯網+工業”的形式,大家所熟知的是德國早提出的“工業4.0”,以及由我國提出的“中國制造2025”,在美國,也有艾默生推廣的“普適測量”。“+”所衍生而來的,實際是一種新型的數字工廠,或者說是一種新型的工廠運營管理方案。“在我看來,在‘+’中做文章,重要的其實是挖掘現場應用數據的價值。”盧總分析,“通過互聯網新興技術,挖掘工廠運營中的海量數據,分析現有設備運作中存在的低效環節,或者說是缺陷。從而我們可以有針對性的去進行過程分析,確定改造升級方案,形成我們工廠運營的PDC。”
增強企業的生命力、凝聚力、向心力,這正是筆者此次在京儀集團展區中所看到的生機與朝氣。京儀集團近40年的發展,不斷拓展自己的市場領域,同時在轉方式、調結構中減小龐大產業鏈所帶來的管理難度,確實行之有效。如盧總所說,“京儀集團致力于做具價值力的自動化品牌集團。”
保持企業的活力,才能創造更強的價值。京儀集團的展墻上,播放著一段英文宣傳片,似乎在吹響著這條東方巨龍,向世界騰飛的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