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會議報道】2016年1月27日,SAP公司與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以下簡稱“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宣布,經雙方共同努力,SAP和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工業4.0聯合解決方案正式發布,基于該解決方案搭建的工業4.0智能制造示范產線同時啟用,展示未來智能工廠定制化生產場景。為進一步發揮各自在智能制造領域的技術優勢,雙方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備忘錄,協同推動工業4.0智能制造在中國的發展與應用,在“中國制造2025”大背景下,加速中國工業制造的轉型升級。
SAP副總裁、SAP研發網絡總裁、快速增長戰略市場總裁柯曼表示:“無論是德國‘工業4.0’還是‘中國制造2025’都將極大推動新一輪產業技術變革,信息技術和先進制造業的融合勢不可擋。中國新一輪‘十三五’規劃中提出了制造業升級轉型的戰略發展方向,SAP與沈陽自動化研究所間的深化合作,不僅是中德兩國在智能制造及數字化轉型領域合作的探索,更將促進中國‘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的對接,打造行業的智能制造創新解決方案,加速中國工業制造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的行業升級轉型。”
簽約儀式后,參會嘉賓共同參觀了基于SAP與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工業4.0聯合解決方案搭建的智能制造示范產線。該產線借助SAPHANA內存計算平臺、大數據、云計算等業界科技,實現ERP管理層到車間執行層無縫集成。通過RFID技術,機器人可以與SAPMES系統中訂單對應的產品和工藝要求進行信息交互,在同一生產線上實現多種個性化產品的混線生產。同時,依托沈陽自動化研究所自主研發的WIA-FA無線技術,實現設備狀態、生產過程等信息的無線采集,快速將數據傳遞到SAPHANA平臺,進行設備的故障診斷和生命周期預測,以便提前發現問題,減少設備停機時間。此外,該系統還融入了沈陽自動化研究所面向動態生產過程的可重構工業控制網絡以及軟件定義生產系統等前沿核心技術,使生產系統的結構呈現模塊化,可以根據訂單需求和設備狀態的實時變化,動態重構和優化,使生產系統的靈活性和智能化大幅提升。
SAP副總裁、SAP中國研究院李瑞成院長表示:“SAP與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的前序合作成果豐碩,依托SAP聯合創新實驗室的軟硬件及技術支持,成功搭建出基于工業4.0聯合解決方案的智能制造示范產線。作為中德兩國在智能制造領域的,SAP與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結合豐富行業經驗,實現技術互補、聯合創新,發揮SAP和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在工業自動化控制領域、工業物聯網方面的技術優勢,憑借強大的企業和制造管理系統及SAPHANA內存計算平臺,實現SAP系統和各種工業設備和裝置的無縫集成,共同打造面向工業4.0的智能工廠解決方案,從而助力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同時也希望這條示范生產線在推動工業4.0人才培養方面能夠起到先鋒作用,為中國‘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和‘工業4.0’的實施發揮作用。”
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所長于海斌:“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國立科研機構,沈陽自動化所正積極響應“中國制造2025”戰略,開展研發工作。此次,沈陽自動化研究所與SAP深化合作,聯合創新,提出了面向工業4.0的智能工廠解決方案及示范產線,涵蓋從軟件到硬件,從消費者下單到生產交付全過程,充分體現高度個性化定制,產線自主重構,生產裝備預測性維護等智能工廠的優勢特點。基于前續合作所取得的優異成績,我們希望能通過進一步的深化合作,探索從數字化協同設計,到定制化生產,再到互聯化服務的全鏈條端到端的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進行推廣應用,助力中國制造企業的轉型升級。”
在“價值、共贏、創新”的宗旨下,SAP與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優勢互補,強強聯手,打造出中國條以工業4.0為藍圖,以培養人才為目標的智能制造示范生產線。它的誕生也將為中國制造產業提供更專業人才,幫助行業探索適應于中國現狀的工業4.0技術標準體系為中國制造行業提供佳工業4.0解決方案,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助力中國企業快速的彎道超車,加速中國制造業的升級與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