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政策法規】《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近日又有新動向,隨著年底的臨近,將為眾多涉及污水處理、水質監測、節水、再生水的企業開啟一場價值達2萬億元治水“盛宴”。
11月14日,環保部部長周生賢召開全國環保系統電視電話會議時指出,要全面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新要求新部署新舉措。
周生賢強調,要認真做好即將實施的“水十條”的各項準備工作,像抓大氣污染防治一樣狠抓水污染防治,明確責任分工、細化配套措施、突出重點整治、嚴格考核問責,推動水環境保護工作邁上新臺階。為配合實施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要加快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土壤環境保護、核安全等方面法律法規制修訂工作,建立有力保護生態環境的法律法規體系。
在去年嚴大氣防治措施“大氣十條”出臺以后,“水十條”的相關動向備受業界關注。全國人大環資委法案室副主任王鳳春日前表示:“相關部門已經做了很多年的‘水十條’調研、編制工作,按照規定今年應該要出臺。”
水是人類寶貴的資源,但隨著工業的發展,世界范圍的飲水水源污染越來越嚴重,人類飲用水的危機也越來越嚴重。50年代以前,水源主要受病原微生物的污染,引起霍亂、傷寒、甲肝暴發流行;20世紀中葉,水源受到重金屬污染,引起水俁病和骨痛病;70年代以來,水的有機物污染日趨嚴重,世界已在水中測出2221種有機化合物,美國自來水中測出767種,其中109種致突、促癌和致癌。上海黃浦江檢出有機物400種。從全國范圍來看,水中病原微生物、重金屬和有機物等三種污染并存,飲水污染危害健康形勢嚴峻。
據《2013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等水系的國控斷面中,Ⅳ~Ⅴ類和劣Ⅴ類水質的斷面比例分別為19.3%和9.0%。在4778個地下水監測點位中,較差和極差水質的監測點比例為59.6%。
我國人均水資源不超過世界平均的1/4,并且水資源地域、時間豐枯明顯;但現行的管理體制不能很好地適應水問題的新變化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這是我國水資源問題的根本結癥。相比于大氣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難度更大。因其中涉及很多公共設施的建設,將推動包括污水處理廠、節水、再生水等在內的眾多水資源管理產業加速發展。相比大氣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花費的金額將更多,治理規模也更大。環保部去年曾透露,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投入預計達到2萬億元。
“水十條”被業內稱為水治理行業年內大利好之一。由于目前國內嚴重的環境污染態勢不斷倒逼環保政策出臺及標準提升,“水十條”等環保投入不斷加碼。包括碧水源、桑德環境、中電遠達、龍凈環保、國電清新在內的目前業績增長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