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行業聚焦點】進行PM2.5顆粒物對大氣環境污染評估時,不僅要考察其對本地污染狀況,而且也需要分析來自其它地區或其它國家的越境污染的影響。紅外顯微成像系統結合了紅外對成分的定性定量和成像技術直觀測試結果的優勢,可以對收集在聚碳酸酯過濾器上的顆粒分布和成分進行剖析。
霧霾天氣的無疑給人類健康和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大氣中污染物的數量及其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正成為所關注的問題。大氣中的污染物主要來源于懸浮于大氣中的顆粒物(PM),固體和液體小微粒。
癌癥研究機構(IARC)和世界衛生組織(WHO)把空氣中的微粒為1號致癌物質。由于微粒的吸入,它們有可能導致人類健康問題。微粒越小就越容易進入人的呼吸系統。根據顆粒物的粒徑大小可以將它分為不同的種類,比如PM10(粒徑小于10μm的顆粒)和PM2.5(粒徑小于2.5μm的顆粒)。PM2.5是受人們特別關注的并且一直是許多健康研究的主題,這些健康研究一般與呼吸道疾病和肺癌的增長有關聯。
PM2.5主要來源于工業燃燒、道路運輸(燃料排放物),化石燃料燃燒和小規模的垃圾焚燒。同時也有自然來源,比如火山爆發和海洋飛沫。
紅外顯微成像系統結合了紅外對成分的定性定量和成像技術直觀測試結果的優勢,可以對收集在聚碳酸酯過濾器上的顆粒分布和成分進行剖析。紅外成像實驗所得到的數據不僅能夠定性(顆粒物的組成分析),而且還能夠通過校正給出現有組分的定量信息。紅外成像測量僅僅需要5分鐘,然而離子色譜需要溶劑萃取顆粒物,分析一個樣品需要大約20-25分鐘。
進行PM2.5顆粒物對大氣環境污染評估時,不僅要考察其對本地污染狀況,而且也需要分析來自其它地區或其它國家的越境污染的影響。不僅要靜態追蹤PM2.5行業污染源頭,而且要可能地動態追蹤其遷移變化途徑。
PerkinElmer(日本)與客戶合作開展的利用FT-IR成像設備對大氣中PM2.5顆粒物污染狀況的評估。
在富士山頂可采集的顆粒物中,對來自太平洋方向的小笠原氣團與大陸氣團這2種氣團進行了評估。Fig.2中顯示的是一例顆粒物IR成像結果,分別是小笠原氣團到達的所捕集的顆粒物和大陸氣團到達的2.5μm級所捕集的成像結果。根據可視圖像,發現捕集的顆粒物相似,對官能團分布(成分分布)成像,表明來自小笠原氣團的氣溶膠中有機物較少而硫酸鹽明顯。另一方面大陸氣團中不僅檢測出硫酸鹽還檢測出有機物和氧化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