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行業聚焦點】9月2日,中國石油集團渤海鉆探工程有限公司(簡稱:渤海鉆探)在塔東沙漠古城12井的施工中采用遠探測聲波測井技術,經受住古城12井的超高溫“烤”驗,測井一次成功,資料品率達100%。
古城12井對于塔東區塊的地質分析和油氣評價有著很高的勘探和科研價值。為更好地了解該地區成藏機理和成藏結構,同時進一步加強對油區碳酸巖、白云巖成藏地層縫洞帶發育的認識,尋找有利于大規模開發的鉆采模式,建設方決定實施交叉偶極陣列聲波和遠探測聲波測井等施工。
渤海鉆探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遠探測聲波測井技術。應用這項技術,可以探測到井外10米以內地層聲阻抗變化特征,提供一種對井外縫洞儲層進行探測分析的全新技術手段。遠探測聲波測井技術引入塔里木油田以來,在多個地區獲得重大地質突破和油氣發現,好似地層的透視眼。
然而,古城12井有些不同尋常,井深6805米,縱穿奧陶系所有層序,裸眼段近800米,井底溫度高達181.1攝氏度,裸眼內持續溫度也均在165攝氏度以上,形成了超高溫、裂縫、高壓并存的井下環境。這都將給測井施工帶來極大風險和挑戰。
鑒于井下情況復雜,井底溫度高,建設方將測井任務分給渤海鉆探在內的國內外4家測井公司。渤海鉆探的任務是遠探測聲波測井、交叉偶極陣列聲波和數字能譜測井項目。
為完成施工任務,渤海鉆探C1253測井隊技術人員會同技術專家,共同研究地層情況,對交叉偶極陣列聲波和遠探測儀器的關鍵部件進行相應的優化,并對所有下井儀器進行高溫試驗,確保儀器達到佳狀態。同時,測井技術人員通過分析,認為如果能夠很好地利用鉆井循環后井溫降低的有利時機,更能保證遠探測儀器測出更準確的曲線,于是積極與建設方溝通,提出地下測試優化方案,立即得到測井監督和鉆井監督認同。員工提前來到現場,對測井儀器進行現場配接和刻度檢查。
在施工現場,技術人員與測井小隊進行認真交底,制定可能遇到的技術問題及解決應對方案。施工中,員工時刻關注井底溫度變化情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并積極向現場負責人員提出建議和方案,相互配合。經過20個小時的奮戰,測井隊嚴格工藝流程,順利完成全部測井任務。遠探測聲波和交叉偶極陣列聲波技術也創造了超高溫井施工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