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外場試驗前實驗室定標工作在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完成,此次定標實驗分別對5臺地物光譜儀、3臺太陽光度計、3臺輻射照度儀、1臺高光譜成像光譜儀開展了實驗室定標與檢測,其中對高光譜成像光譜儀進行定標。
近日,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外場試驗前實驗室定標工作在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完成,在輻射響應度(亮度與照度)、穩定性、線性度、波長校準等多項測量項目的基礎上,增加了通道式儀器光譜響應函數測量與輻射響應度比對(亮度與照度)的試驗項目。
據了解,8月中上旬,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將組織多名專家前往甘肅敦煌和青海湖對我國“風云”系列氣象衛星開展場地輻射定標,通過星地同步觀測的數據比對,達到標定氣象衛星有關載荷輻射響應度的目的。“在開展氣象衛星場地輻射定標前,所有儀器要先進行實驗室定標,大限度確保儀器順利工作,將誤差減小到低。”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衛星氣象研究所所長唐世浩介紹。
此次定標實驗分別對5臺地物光譜儀、3臺太陽光度計、3臺輻射照度儀、1臺高光譜成像光譜儀開展了實驗室定標與檢測,其中對高光譜成像光譜儀進行定標。“實驗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實現了觀測儀器輻射響應度的溯源,二是完成了儀器相關性能的檢測,特別是驗證了部分通道式儀器中心波長漂移的現象。”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副研究員李元介紹。
“通過對儀器的定標,我們還實現了太陽光度計光譜響應函數的獲取與天空觀測模式的輻射響應度標定,為提高光學厚度與氣溶膠粒子譜的反演精度奠定了基礎。”李元補充說。此外,為了檢驗亮度與照度輻射響應度的標定準確性,參加標定工作的科研人員還完成了地物光譜儀、輻射照度儀與成像光譜儀的比對試驗。比對試驗數據可支持實驗室定標與誤差評價算法的改進。
本次實驗室定標工作以輻射定標外場試驗觀測儀器標定為主,兼顧校正場自動觀測儀器與各科研項目的需求,確保了遙感衛星場地替代定標與產品真實性檢驗的觀測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