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人類在生活和生產活動中都離不開水,生活飲用水水質的優劣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科學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飲用水的水質要求不斷提高,飲用水水質標準也相應地不斷發展和完善。因此,飲用水水質監測就顯得格外重要。
青島強化飲用水源監測
山東省青島市環保局依據《青島市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調整方案》,進一步強化全市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全面掌握飲用水水源地的水質現狀,從源頭預防環境安全風險,為廣大市民提供安全的飲用水。
全面做好全市飲用水水質例行監測。建立完善的水源地水質監測網絡,對嶗山水庫、棘洪灘水庫等16處水源地的33項常規污染物項目實施每月監測。根據水源地水質狀況,從監測項目、時間和頻次優化監測計劃,實現飲用水水源地的常態化、精細化監測。
建立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分析和全項目評價機制。切實保障全市飲用水安全,圍繞廣大群眾關心的水質安全問題,每年對全市16處水源地、109項指標實施一次飲用水水質全項目分析,以水質達標率和水量達標率兩項標準,客觀、全面評價水源地的水質狀況及變化趨勢。
定期開展飲用水水源地環境應急監測演練。針對飲用水水源地可能發生的各類環境污染事故,制訂完備的應急監測預案并定期演練,全面提升防范和處置突發環境事故的能力和水平,在做好水源地日常監測的同時,加大對水源地周邊重點區域及上游引水區的環境預警監測,有效預警環境風險。
海南188個水源地水質安全
為確保災后群眾飲水安全,海南省國土環境資源廳全面組織開展飲用水水質應急監測。22日20時35分,海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提供的新全省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狀況監測報告顯示,當天所監測的111個水源地水質均未檢出有機物,生物毒性監測未發生有機物和重金屬危險變化。
據了解,從20日至22日,該監測中心站已對海南省188個飲用水源地水質進行監測,水質均安全。
海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站長岳平說,將進一步加強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監測,對因斷電無法供水的地下水水源地、交通中斷無法到達的水源地繼續開展應急監測。同時,為掌握災后水源地水質變化狀況,確保水源地水質安全,該站將對文昌、海口等受災嚴重市縣的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開展第二輪跟蹤監測。
江門飲用水源水質全達標
近日,廣東省江門市環保局公布了6月份江門市飲用水源及江河水質月報,飲用水源三個監測點全部達標。
6月的飲用水源水質監測結果顯示,于西江周珺、篁邊、新沙三地取水量分別達1.65立方米、1504.56立方米和289.13立方米,三地水質繼5月達標后,本月達標率為100%。
江河水質的6監測斷面顯示,西海水道清瀾、牛轱田、江門河的上淺口、潭江水系的恩城水廠、蒼山渡口等5個監測斷面均達標,而譚江水系的牛灣監測不達標。超標的主要污染物為高錳酸鹽指數(0.27)、化學需氧量(0.28)、氨氮(0.03)、總磷(0.07)、溶解氧。
海口水源地水質安全
從海南省海口市環保局了解到,昨天龍塘、永莊等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監測指標均達到地表水三類標準。今天龍塘飲用水源水質自動監測指標均達到地表水三類標準;風潭、九尾水庫等5個農村飲用水源地監測指標均達到地表水三類標準,水源地水質安全,未出現突發環境污染事件。
受臺風影響,海口市7個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子站和2個水質監測子站供電中斷,自動監測系統運轉異常,無法正常向環境保護部報送數據。臺風過后,海口市環保局迅速行動,舉全局之力做好災后環境應急工作。各類重點污染源污染防治設備運轉正常,未出現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目前,秀英海南省醫院空氣質量自動監測子站、龍塘飲用水源水質自動監測子站已恢復運行,辦公區和生活區秩序也已恢復正常。
海口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對全市21個城市、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進行監測,保障飲水安全。該局還指導自來水廠、農村水井做好消毒工作。
水質監測相關儀器
水質監測相關儀器有:液相色譜儀、水質分析儀、流動分析儀、氨氮自動分析儀、紅外測油儀、原子吸收光譜儀、采樣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