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隨著工業的迅速發展,污水的種類和數量迅猛增加,對水體的污染也日趨廣泛和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和安全。對于保護環境來說,污水處理已經迫在眉睫。
18家污水處理廠兩家超標
近日,廣東省江門市環保局公布了第二季度國控企業企業污染源的檢測結果,6家廢氣企業全部排放物全部達標,18家污水廠有兩家廠分別出現一個子項目污染物超標,而31家廢水企業除了兩家停產外,5家企業出現排污不達標的情況。
江門市環保局監察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家規定國控企業必須公開其對排污物的檢測數據。監測可通過聯網系統在線監測、自行監測、請第三方有資質的機構代為監測等方式展開。而環保部門則提供平臺,供數據公開。
第二季度江門的所有國控企業中,6家廢氣企業的排污全部達標,其中包括新會雙水發電廠有限公司、廣東國華粵電臺山發電有限公司等。
而18家污水處理廠的第二季度監測結果顯示16家達標,有兩家分別有一個子項目超標。新會區江門市新會仁科環保有限公司(廣東銀洲湖紙業基地集中水處理A廠)的糞大腸菌群數出現超標,超標6.3倍。另一家超標的是開平水口污水處理廠,同樣是糞大腸菌群數超標,超標5.5倍。
列入國控名單的廢水企業有31家,第二季度有兩家企業停產,剩下的29家企業有5家超標。其中江門市新會區冠華針織廠有限公司超標兩個監測項目,分別是總氮和總磷超標。其他4家企業均有一項監測項目超標。
化工園區工業污水實現無害化處理
為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提高污水處理質量和水平,保護好四川省達州飲用水源水體水質,實現天然氣能源化工園區工業污水無害化凈化處理,保護園區生態環境,保障園區企業所產生的工業污水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凈化處理,促進達州市天然氣能源化工產業區持續穩定健康發展,2007年達州市人民政府與達州市天和給排水有限公司簽署了《特許經營協議》,由該公司投資9713萬元建設達州化工園區污水處理工程項目,承擔園區企業污水的收集凈化處理。
該污水處理工程項目自投入運營以來保障了產業園區各企業排放的工業污水得到了及時達標處理,有效地保護了園區的生態環境。截至今年6月底,已累計處理園區工業污水155.49萬噸。經檢測,出水水質均達到設計排放標準,確保了園區工業污水得到了集中無害化凈化處理,對改善園區生態環境,促進園區可持續健康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對改善州河水質,保護水體,保護下游生態環境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農產品加工產業園污水實現循環處理
位于海南省海口桂林洋開發區靈桂路北側的海口羅牛山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內,三月底剛投產運營的240萬頭生豬屠宰項目的污水處理,生產中廢棄的污水經過多道工序,后通過污水處理池排放出來的水變得清澈。
“整個園區采用國外的先進工藝技術,通過預處理-固液分離-沉淀-氣浮-缺氧脫氮-好氧曝氣等一系列過程,將污水進行處理,經處理后的生產廢水大部分可以進行綜合回收再利用,包括用于園區綠化、車輛沖洗等,年節水43.8萬噸。”該產業園區負責人說。
據介紹,海口羅牛山農產品加工產業園污水處理項目從荷蘭全套引進了機械轉股格柵、不銹鋼達芬奇氣浮、豬糞微處理器、攪拌型表曝機、百克爾澄清池單元及帶式污泥脫水機,同時配套建設了組合集水池40立方,污泥貯池40立方,菌種池200立方,澄清池1200立方,曝氣池兩座4900立方,及操作設備間1000平方。
目前,該項目已經投入運營3個月,每天可處理污水4000噸,主要服務于園區內屠宰深加工項目與出口調味品項目的生產廢水綜合處理。
產業園負責人介紹,這是目前國內同類園區配套污水處理設施齊全、處理規格高標準的污水處理項目之一,以先進的工藝技術,將高濃度的屠宰加工及園區廢水處理達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GB/T18920-2002標準中的城市綠化水質標準,即中水標準,其中COD小于20毫克/升、氨氮小于5毫克/升,處理后的再生水水質可用于園區綠化甚至可進行金魚養殖。
相關產品
污泥脫水機
污泥脫水機特點是可自動控制運行,連續生產,無級調速,對多種污泥適用,適用于給水排水,造紙,鑄造,皮革,紡織,化工,食品等多種行業的污泥脫水。
曝氣機
曝氣機是通過散氣葉輪,將“微氣泡”直接注入未經處理的污水中,在混凝劑和絮凝劑的共同作用下,懸浮物發生物理絮凝和化學絮凝,從而形成大的懸浮物絮團,在氣泡群的浮升作用下“絮團”浮上液面形成浮渣,利用刮渣機從水中分離;不需要清理噴嘴,不會發生阻塞現象。
微濾機
微濾機是一種轉鼓式篩網過濾裝置。被處理的廢水沿軸向進入鼓內,以徑向輻射狀經篩網流出,水中雜質(細小的懸浮物、纖維、紙漿等)即被截留于鼓筒上濾網內面。當截留在濾網上的雜質被轉鼓帶到上部時,被壓力沖洗水反沖到排渣槽內流出。
氣浮機
氣浮機是一種去除各種工業和市政污水中的懸浮物、油脂及各種膠狀物的設備。該設備廣泛應用于煉油、化工、釀造、屠宰、電鍍、印染等工業廢水和市政污水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