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廣東省作為一個沿海城市居多的省份,是怎樣進行污水自動化處理的?目前污水處理領域的相關先進技術又有哪些?帶著這些問題,南方網記者走訪了廣州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分所和廣州市番禺區大崗污水處理廠。專業人士指出,節能環保產業位列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一系列扶持政策的推出將大大推動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相關產業將迎來井噴期。
廣東省作為一個沿海城市居多的省份,是怎樣進行污水自動化處理的?污水處理廠的污水處理現狀又是怎樣的?目前污水處理領域的相關先進技術又有哪些?帶著這些問題,南方網記者走訪了廣州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分所(下簡稱廣州沈自所分所)和廣州市番禺區大崗污水處理廠(下稱大崗污水處理廠)。
實現自動化和節能增效是廣東省污水處理關鍵
目前,國務院通過了《“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規劃》進一步明確了我國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和主要任務。
專業人士指出,節能環保產業位列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一系列扶持政策的推出將大大推動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相關產業將迎來井噴期。
“十二五”期間,中國還將建設兩三千座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產業面臨機遇和挑戰。環污水處理作為保板塊中極為重要的環節,面臨著兩大問題:一是如何使得新建污水處理廠的設計更加優化合理;二是如何使得已建污水處理廠運行更加節能。
據介紹,已建污水處理廠在設計時一般留有一定的設計余量,有效地保證了惡劣工況下的出水達標排放,但如果系統運行參數不經優化,就無法適應污水處理工況的動態變化(通常為入水水質和水量變化),存在優化節能的空間。
廣州沈自所分所于廣平研究員表示,廣東省沿海城市居多,降雨量大,溫度高(微生物活性強)。因此相對內陸城市,廣東省雖然進廠水質較好,污水處理的成本比較低,但污水處理廠卻普遍存在能源浪費問題,因此,污水處理成本仍然偏高,大部分污水處理廠得依靠政府補貼生存。
針對目前廣東省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現狀,廣州沈自所分所因地制宜,研究方向鎖定在應用節能增效優化運行技術升級已建污水處理廠,應用此項技術優化設置新建污水處理廠,以及水質污染環境監測與預警技術。其研究技術主要用于解決市場主流污水處理工藝資源浪費問題,幫助污水處理廠實現自動化運行和節能增效,以及和政府合作,推動廣東省“智慧環保”建設。
自動化設備和節能增效技術可省30%電耗
整齊嶄新的白房子,干凈寬敞的道路穿梭其間,道路兩旁種著綠茵茵的草坪和花叢,蝴蝶蜜蜂在花叢中起舞,這不是哪個公寓小區,也不是哪家大型企業,這是記者走訪的廣州市番禺區大崗污水處理廠。
廣州市番禺區大崗污水處理廠占地約49593.9平方米,遠期建設完成后,其總規模達到12萬噸/日。在其寬敞的中心監控室里面,2臺電腦,2個工作人員,便可以完成整個污水處理過程。廠里只有14個員工,現服務人口數量為12萬人。
走訪的過程中,記者發現偌大的廠房都是自動化運行。廣州沈自所分所于廣平研究員介紹,大崗污水處理廠所用的研究所自主研發的網絡化控制系統可以提供過程控制、邏輯控制、批處理控制等復雜控制功能,可以廣泛應用于需要數據采集分析的企業和機構。此系統現在已經用于多家污水處理廠的自動控制,而且,污水處理專用模塊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其價格僅是西門子等牌子產品的一半,可為污水處理廠降低設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