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五年計劃”是中國國家發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讓企業在“十二五”期間在儀器儀表產業上發揮自己的自然優勢和社會優勢,確定自己的市場競爭能力,在強手如林的中國儀器儀表產業立于不敗之地,這是廣大的儀器儀表企業發展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標所在。
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局近日發布預測報告稱,2009年,我國儀器儀表行業產銷增幅將繼續下降,但降勢趨緩,預計降幅為8%~15%。
從利潤來看,工業和信息化部預計,今年儀器儀表行業利潤增幅預計處于歷史低位。2008年儀器儀表行業利潤增幅比上年驟降約30%,2009年將再降6%~8%。
工業和信息化部解釋稱,2008年利潤增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勞動力、公用費用等引起的成本上升和匯率、出口退稅下調等。2009年增幅繼續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需求下降、低價惡性競爭已經從國內企業為主的中低產品蔓延到中、外資企業之間所有的中、低、產品。
從外貿進出口方面預測,進口增幅因需求下降,將回落至正常水平。出口增幅仍高于進口10%~20%。部分受經濟形勢影響較小并有競爭優勢的產品,出口量將繼續上升,外資企業產品領域的轉移將成為出口繼續增長的因素之一。
工業和信息化部認為,2009年,儀器儀表行業發展重點是在企業中全面推行和深化信息化管理。國內企業應加大科技開發力度,堅持自主創新,以產品結構調領企業走出調整期。此外,工業和信息化部建議,儀器儀表行業組織機構應該不失時機地推動企業間的聯合、兼并、重組,把兼并、重組與發展現代服務業結合起來。
2009年初,儀器儀表行業總產值與銷售額同比增幅只有2.6%和2.9%,達到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低點。而與2009年1月份相比,11月的增幅只上升了4個百分點。因此,整體來看,行業的全年運行情況有所上升,但增幅不大。
儀器儀表行業運行之所以出現上述態勢,是因為儀器儀表行業的發展對投資的依賴度較高,尤其是對新建工程項目的依賴。經濟危機使不少領域的投資大幅度減少,而市場又大幅度萎縮,造成了儀器儀表出口出現負增長的態勢。2008年出口增幅為27%,而2009年11月的出口同比為負增長11.6%。國內外市場的變化必然會連帶儀器儀表全行業發展減緩。
從不同所有制企業來分析,影響儀器儀表行業銷售額下滑的主要是三資企業。2007年和2008年,三資企業的銷售額均占行業總銷售額的40%以上。但是,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三資企業銷售額增幅開始明顯下降。2008年增幅從2007年的30%下降到12.8%,而到2009年出現了負增長,1月份為-9.8%,11月份為-5.6%。相比之下,國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則分別有3.34%和18.1%的正增長。可見三資企業的下滑是帶動全行業下滑的主要因素。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三資企業的主打市場是市場和大型工程項目,而這部分市場受經濟危機影響比較大。
另一方面,利潤比銷售額的情況要好一些。利潤在2009年2月份同比為負增長13.7%,達到行業的歷史低點。但到5月份就從負增長變為正增長,到11月份增幅達到了13.1%。其中國營企業增長34%,民營企業增長20%,三資企業增長1.3%。利潤的快速增長主要是因為在經濟危機的形勢下,企業紛紛加強管理,并且抓緊貨款回收,一些原材料和器件價格下浮也使企業成本有所下降。
2009年9月份,正點曾經對全年的運行做過預測,認為銷售額將突破4000億元,同比增幅在8%至15%之間,利潤同比增幅在0至10%之間。從11月的數據看,銷售額為3502億元,全年銷售額大約在4000億元上下,增幅有望達到8%,而利潤增幅將達到13%。
2010年的市場形勢與前幾年相比會有較大的變化。首先是經濟危機后,國家對一些產業的裝備政策發生了改變,例如火電領域的投資力度減小,2009年對火電的投資同比下降15%,火電發電機組的產量下降超過28%。在今后三年還將繼續實行“壓小上大”的政策,且壓小的范圍擴大到125兆瓦和200兆瓦。鋼鐵行業出現產能過剩,產能超過市場需求達到2億噸,且出口下降了65%。水泥領域的產能過剩也極為嚴重,2009年1-5月投資同比增長78%,在目前已經產能過剩的情況下,還有將近100條新生產線上馬。這些領域的情況將使一部分儀器儀表行業傳統的市場需求有所減少。
另一方面,隨著節能降耗、減少排放和低碳經濟成為國家長期國策,出現了一批高速發展的新型產業。例如風電、核電、智能電網、高速列車和軌道交通等,這些產業對儀器儀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風電領域,國家將按照“融入大電網,建設大基地”的要求,力爭用10多年時間形成幾個上千萬千瓦級的風電基地,風電總裝機容量的目標從原規劃的2020年達到3000萬千瓦已經提升至如今的1億千瓦。在核電領域,國家規劃到2020年我國核電占全國電力總裝機比例從4%調整到5%,核電裝機容量達到1億千瓦,總造價將達到1500億美元,屆時我國核電裝備業國內市場規模有望達到5000億元。在軌道交通領域,國務院已批和將批的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共涉及23個城市,目前全國共有12個城市的36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正在建設,2020年之前軌道交通投資規模將超過1萬億元。
另一方面,隨著國家對民生關注的大大提高,一些與民生相關的需求也提到日程上來。例如對食品安全、藥品安全、突發事故的檢測報警、環境和氣候監測等相關的儀器儀表的要求,這也是對儀器儀表提出的新需求。
近幾年國家提出“兩化融合”,這是我國裝備制造業實現升級的重要舉措,也是我國從裝備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發展的重要途徑。“兩化融合”中所需要的信息都是來自于底層的裝備,因此對設備自動化和生產線自動化提出了很大的需求。國家出臺的振興規劃中,紡織、輕工業、鋼鐵、船舶等都提到了設備對自動化和智能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