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政策】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引領公民踐行生態環境保護義務和責任,做生態文明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促進全社會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形成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攜手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生態環境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修訂了《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范十條》(以下簡稱“公民十條”),現予發布。
修訂后的新“公民十條”包括關愛生態環境、節約能源資源、踐行綠色消費、選擇低碳出行、分類投放垃圾、減少污染產生、呵護自然生態、參加環保實踐、參與環境監督、共建美麗中國等十個方面,仍是十條內容,但在具體行為倡導上有所變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突出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引領。新“公民十條”在“呵護自然生態”中增加“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語句,并將“共建美麗中國”中的“自覺做生態環境保護的倡導者、行動者、示范者”修改為“自覺做生態文明理念的模范踐行者”,推動公眾“知行合一”,提升生態文明素養。
二是引導公眾踐行生態環境保護行為的目標更加明確。如,“關愛生態環境”這一條,將公眾學習掌握的知識擴展到環境污染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應對氣候變化等重點方面,并強調了學習掌握環保相關技能的重要性。
三是結合公眾關心的生態環境問題,對規范作出相應修改。如,將“減少污染產生”中的“避免噪聲擾民”更為精確地修改為“避免噪聲擾鄰”,強調居家、公共區域中與鄰居、鄰座等相鄰人群的和諧文明相處。同時增加了“不隨意傾倒污水”這一針對生活中較為常見問題的規范,有針對性地回應社會關切,提升公眾踐行短板。
四是響應國家全面節約和綠色消費號召,差異化引導公眾行為。分別在“節約資源能源”和“踐行綠色消費”方面增加“拒絕奢侈浪費”和“理性消費、合理消費”內容。同時,針對不同區域存在踐行難度差異的情況,將“合理設定空調溫度,夏季不低于26度,冬季不高于20度”簡化為“合理設定空調溫度”。
五是根據現實情況的變化,與時俱進修正規范內容。如,因各地社會監督渠道的變化,將“勸阻、制止或通過‘12369’平臺舉報破壞生態環境及影響公眾健康的行為”修改為“勸阻、制止或曝光、舉報污染環境、破壞生態和浪費糧食的行為”。
為推動新修訂的“公民十條”有效實施,生態環境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安排:
一是通過海報、視頻等形式,對新“公民十條”進行宣傳,便于公眾及時了解新的內容。
二是組織專家進行解讀,幫助公眾更好地理解行為規范背后的意義,更準確理解和把握踐行要求。
三是挖掘選樹先進典型,通過榜樣引領和示范帶動,推動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成為社會風尚。
修訂“公民十條”進一步深入推進落實新形勢下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要求,強化公眾在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生態環境行為的全面深入引領,對促進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價值觀,增強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的行動自覺,推動構建生態環境治理全民行動體系,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匯聚全民力量,具有重要意義。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