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財報】2022年1月28日,住建部、發改委發布《關于加強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控制的通知》,要求,實施“一戶一表”改造,.......到2025年,全國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力爭控制在9%以內。
2022年3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住建部發布《關于組織開展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試點建設的通知》,提出,試點城市(縣城)不超過50個,實施供水管網分區計量工程,實施“一戶一表”改造,到2025年,試點城市(縣城)建成區供水管網基本健全,供水管網分區計量全覆蓋,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高于12%(2020年)的試點城市(縣城)建成區,2025年漏損率不高于8%;其他試點城市(縣城)建成區,2025年漏損率不高于7%。
2022年6月1日, 國家發改委發布了《“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推進市政公用設施及建筑等物聯網應用、智能化改造,部署智能交通、智能電網、智能水務等感知終端。
2022年07月13日,住建部、發改委發布《關于印發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提出,......推進節水型城市建設,實施城市老舊供水管網更新改造,推進管網分區計量,提升供水管網智能化管理水平,力爭到2030年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8%以內。加快推進城市供氣管道和設施更新改造。
隨著智慧水務的發展,水表功能不再局限于用水計量和貿易結算,而更多用于供水治水中的輔助決策及分析管理,應用于諸如管網供水分區計量、管網壓力在線監測、管網供水科學調度、滲漏水監測與定位、
水質檢測與預警、大用戶用水綜合分析等領域。水表行業的發展方向,將朝著以智能終端表具硬件為基礎,提供智慧水務整體解決方案上轉變。
由于國家推進新型城鎮化、智慧城市與節水城市建設,實施階梯水價、加強民用“三表”管理以及加快5G、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與應用等多重政策疊加,推動了智能水表需求增長。根據智研咨詢整理,我國智能水表年消費量從2017年的1500多萬臺已增長至2021年的4200多萬臺,2021年相較于2020年,同比增長達30%以上。智能水表的市場滲透率在2008年至2021年期間連年提升,2008年智能水表市場滲透率僅8.1%,2021年智能水表市場滲透率已上升至40%以上,智能水表市場滲透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回顧整個2022年,水表行業企業的業務形勢是否也穩中向好呢,又有哪些新的機遇和挑戰?跟隨小編來看看2022年這六大企業在產品研發上的亮點以及市場布局(順序無排名)。
1、寧水集團(603700)
2022 年,寧水集團實現營業收入 155,495.84 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 9.45%;歸屬于母公司所有 者的凈利潤為12,638.79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46.30%。其中,智能水表實現銷售收入92,882.11 萬元,同比減少 5.33%,占 2022 年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較 2021 年增加 2.49 個百分點。
看產品技術研發
報告期內,智能 2.0 水表銷售收入同比增長超 60%;國際市場方面,寧水集團下半年“海外搶單團”走出國門全面開展線下業務交流洽談,全年外銷市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6.41%。報告期內,寧水集團不斷推進智慧水務新業務板塊項目鋪設:簽訂智慧水管家、工業供水長輸 管線監測預警等智慧水務項目合同;完成或跟進供水管網建設、管網分區、漏損控制、高效節水管理、管道監測預警、系統平臺建設等相關智慧水務項目等。
報告期內,寧水集團成功申報“集成水質多參數微納傳感器的智能水表產品化開發及產業化” 項目;“水務終端數據監控儀”入選“2022 年浙江省優秀工業產品”名單;“高精度多聲道超聲水表 DMA 分區計量管理系統”項目榮獲省機械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基于智能水 表的智慧水務大數據應用”成功入選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評選的“2022 年 100 個移動物聯網 應用典型案例”。
寧水集團牽頭制定的行業標準《帶電子裝置水 表技術要求》于 2022 年 10 月 1 日正式實施;作為第一起草單位參與制定的國家標準《用水單 位水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于 2022 年 11 月 1 日實施;牽頭制定的中國計量協會水表行業 團體標準《電子顯示水表測量特性修正技術規范》于 2022 年 12 月 20 日正式實施。
2、三川智慧(300066)
三川智慧(300066)3月31日公布年報,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3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2.13%;實現凈利潤2.14億元,同比增長13%。
報告期內,三川智慧充分利用在行業內率先研發、生產、銷售NB-IoT(基于蜂窩的窄帶物聯網,是萬物互聯網絡的一個重要分支)物聯網水表的先發優勢和大規模商用的示范效應,大力拓展NB-IoT物聯網水表的應用,促進了公司業績增長。
看產品技術研發
三川智慧主營業務智慧計量的主要產品是水表和水務管理軟件,水表涵蓋了機械水表和智能水表兩大類中的多種類型,能夠充分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需求,2022年三川智慧產品的總體市場占有率約10%,控股子公司三川國德自主研發設計的云智聯平臺,是公司主要的智慧水務產品,上述產品現已覆蓋用水用戶超5000萬,服務超過300家水務公司。
從三川智慧所屬的儀器儀表細分領域來看,目前共33家公司公布了2022年年報或業績快報,三川智慧目前位居行業營業收入增幅居前;從凈利潤增速看,33家公司中,凈利潤同比增長的共17家公司,三川智慧凈利潤增幅也排名靠前。
3、匯中股份(300371)
報告期內,匯中股份實現營業收入 50,749.27 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 3.0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10,854.88 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 30.05%。目前匯中股份超聲水表系列部分產品已形成訂單并進入批量生產階段。報告期內,匯中科技實現營業收入 531.54 萬元,同比增長 340.03%。
看產品技術研發
小口徑超聲水表成為匯中股份營業收入增長第一引擎
超聲水表在 2022 年持續增長,實現營業收入 30,334.52 萬元,同比增長 4.89%。其中小口徑超聲水表實現營業收入 17,715.18 萬元,同比增長 14.83%,在整體營業收入中占比 34.91%,涉及銷售臺數 58.33 萬臺,同比增長 23.16%,在整體銷售數量中占比 74.78%。隨著小口徑超聲水表已成為匯中股份營業收入增長的第一引擎。
超聲測流技術創新引領,硬、軟件結合提升公司綜合能力
產品端:報告期內,匯中股份針對居民用水特征,創新研發智能涌動識別技術,實現戶用超聲水表計量性能全面升級,多地試點效果顯著;推出高精度雙向測流戶用超聲水表,助力智慧水務發展。軟件端:智慧供水平臺已覆蓋“生產-輸配-用水”全產業鏈流程,匯中股份攜手深水龍崗水務集團共同打造的《用戶畫像賦能供水網格化管理方案》在“深水云腦杯”創新大賽中斬獲“智慧水務創新應用”二等獎;公司智慧水務平臺獲得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優秀創新軟件產品獎。
報告期內,匯中股份已基本完成智能制造平臺整體建設。設計完成工業儀表傳感器智能生產線、戶用水表智能生產線、智能 FCT 測試系統等自動化生產單元,以上系統和生產線投入使用后,將顯著提升公司生產效率。
報告期內,匯中股份研發投入 3,367.37 萬元,較上年增長 0.36%。新增專利授權 16 項,其中發明專利 3 項,實用新型專利 7 項、外觀設計專利 6 項;新增計算機軟件著作權 53項。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共計擁有有效專利 111 項,其中發明專利 9 項、實用新型專利65 項、外觀設計專利 37 項。在無線通訊技術與超聲測流技術相結合的產品開發上,目前匯中股份已實現全系列產品 NB-IoT 配套,并能夠提供包括 5G、4G、LoRa、Sigfox、射頻傳輸等多種無線傳輸方式的產品。
4、山科智能(300897)
2022年,山科智能實現營業總收入 56,415.08 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16.5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8,096.53 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 9.81 %。
看產品技術研發
2022 年,山科智能加快 ISO/IEC17025 實驗室管理體系建設,整合原有流量檢定設備,建設山科 CNAS流量實驗室,以此提高公司產品的知名度,為早日走出國門打開國際市場奠定基礎。目前場地設備已投入到位,處于體系試運行及申報階段。
同時山科智能加強研發投入,成立“武漢研發中心”,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產品開發、檢測試驗、試制水平,建立健全創新體制,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推出新品,為持續開發智慧水務、水廠運維平臺、污水廠運維平臺、智水家園的開發提供了技術人員儲備。
報告期內,山科智能智慧水務助力數字供水,以達到共同富裕的政策為導向,全省首個“智水家園”數字化系統,獲得 2022 年金華數據開放創新應用大賽優勝獎。完成智水家園 2.0 研發,開始在義烏、泉州、阜陽、上虞、深圳等六個地方實施。隨著無線技術的發展,電池已成為智能水表的關鍵器件,山科智能把去電池化作為一個重大課題和國內科研機構展開合作,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報告期內,山科智能 NB-IoT 無磁遠傳水表設備獲得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 OpenHarmony 生態產品兼容性證書;山科智能新一代的“NB-IoT 無磁遠傳水表 LXSY-XW”和“山科水務計量云平臺軟件 v1.0” 再獲華為技術認證。
5、邁拓股份(301006)
2022 年,邁拓股份實現營業收入 35,847.54 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 12.27%;凈利潤 10,915.64 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 22.11%,基本每股收益為 0.7837 元,較上年同期下降 31.85%。
看產品技術研發
報告期內,邁拓股份專注于超聲波流體測量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公司秉承“以智慧能效管理為驅動、以智能終端表具 及系統研發為主線”的生產經營理念,從管網供水、供熱系統全局出發,針對“數據采集-數據傳輸-數據應用”三個功 能層次,開發出了軟硬件相結合、涵蓋完整產品生態鏈的智能超聲水表和熱量表兩大系列產品,滿足了公用事業部門以 及相關企事業單位精準計量、遠程抄表、營收管理、在線監控和綜合分析等需求。邁拓股份生產的智能超聲水表能夠精準計量用水數據并配合 M-Bus、GPRS、LoRa 和 NB-IoT 等多種通訊技術 將數據上傳至數據中心。
報告期內,邁拓股份依托在超聲波流體測量領域多年技術研發積累,公司在產品技術研發以及城市供水、供熱智能管理平臺的開發建設方面取得了多項技術成果,報告期內新增專利 2 項、軟件著作權 23 項。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擁有已授權 專利 57 項,其中發明專利 3 項;軟件著作權 78 項。
6、新天科技(300259)
2022年,新天科技實現營業收入 112,167.35 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5.9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 25,040.04 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5.39%。
看產品技術研發
報告期內,新天科技新增 39 項專利技術(其中新增 1 項發明專利,新增 27 項實用新型專利,新增 11 項外觀設計專利),新增計算機軟件著作權 24 項。
新天智慧水務管控一體化平臺包括“兩大中心、六大板塊以及38個子系統”,覆蓋了水務公司的生產、管網、營銷、服務、運營以及決策等業務領域。
報告期內顯示:新天科技水務物聯網平臺正處于研發中,可將水務系統內所有廠、站、網的監測終端、運行設備、監控設備、水表等終端連接起來,構建水務物聯網平臺,實現水務要素全天候自動實時監測、預警、分析和管理。使水務公司脫離廠家制約,實現自主管理設備;新天科技小新智水APP已完成(后續更新迭代),其可通過物聯網、信息化手段改變水務公司傳統的運營模式和經營模式,構建基于移動互聯網的管控一體化移動APP;新天科技農業流量計結構開發處于小批驗證階段,其可完成低成本農業流量計結構的開發,實現原有傳感器降低20%以上成本的目的,且降低農業場合電磁流量計的應用成本;新天科技的農業流量計結構開發正處于小批驗證,可實現完成低成本農業流量計結構的開發,實現原有傳感器降低20%以上成本的目的.......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