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標準】根據中國
儀器儀表行業協會下發的中儀協[2021]20 號文件,《農排智能終端功能規范》被列入2021年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團體標準制定計劃項目?,F已完成該項團體標準的征求意見稿,特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農業灌溉機井缺少有效管控,造成區域性地下水超采問題嚴重。為支撐農村電網改造升級,落實國家要求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和推廣農業節水灌溉等工作,結合農業排灌計量的具體實踐,在現有電力用戶用電信息采集系統上,新增支持電-水計量系數轉換、分戶用水量存儲和農業墑情采集的農排智能終端,規范農排智能監測終端的性能要求、功能配置、通信方式、通信協議等,規范農排智能終端相關設備的設計、檢測過程技術要求,保證功能和技術的一致性,提高農排智能終端產品質量。農排智能監測終端可支撐農排臺區排灌電-水計量系數轉換、分戶用水量存儲、農業墑情采集和智能定位等高級業務應用,實現了電、水、農數據融合與精準灌溉應用,提高農業灌溉智能化水平。
本標準可推廣應用于終端廠家、各級電網公司,作為農排智能監測終端設計、制造、試驗、使用和檢驗的依據,滿足適用于農排灌溉場景下以電控水需求,提升國網公司精準化管理和精益化服務水平。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參考DL/T 566-95 電壓失壓計時器技術條件;DL/T 698.45-2017 電能信息采集與管理系統 第4-5部分:通信協議—面向對象的數據交換協議等文件內容編制。
本文件規定了農排智能終端的術語和定義、功能要求、試驗項目以及功能配置。本文件適用于農排智能終端的設計、制造、采購及驗收。本標準主要內容如下:
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農排智能終端的術語和定義、功能要求、試驗方法和檢驗規則。本文件適用于農排智能終端的設計、制造、采購及驗收。
終端功能要求:
農排智能終端的功能要求除了包括電能計量功能、時鐘功能、費率時段、測量與監測、數據凍結、事件記錄、顯示功能、通訊功能(藍牙通訊、載波通訊、4G模塊通訊等) ,還結合農排灌溉的特色業務需求增加了農排應用新功能,如分戶精準灌溉計量、水電折算等功能。
計量功能:
文件規定了終端的基本計量項要求、合相及分相電能量小數位存儲及傳輸要求。
時鐘功能:
文件規定了終端內置硬件時鐘電路要求,內部時鐘輸出頻率為1Hz。終端應支持普通校時和廣播校時,在上電時能檢測時鐘異常,并支持時鐘重寫。終端計量模組與管理模組應具備時鐘同步功能及對時機制。
費率時段:
文件規定了終端應支持通過費率數開啟或關閉費率時段功能,最多可支持12個費率,應具有當前套、備用套兩套費率和時段,每套費率時段全年至少可設置2個時區,應支持公共假日和周休日特殊費率時段的設置,應具備分類存儲備份功能。
測量與監測:
文件規定了終端應能測量總及各分相有功功率、無功功率、功率因數、分相電壓、分相(含零線)電流、頻率等運行參數,并規定了相應的測量范圍。
數據凍結:
文件規定了終端內計量模組的分鐘凍結要求及管理模組對于瞬時凍結、分鐘凍結、整點凍結、日凍結、月凍結、切換凍結、結算日凍結等凍結功能具體要求。同時明確了管理模組的凍結數據項應與計量模組相同時刻同一凍結數據項保持一致;在終端電源斷電的情況下,所有與結算相關的數據應至少保存16年,其它數據至少保存3年。
事件記錄:
文件規定了終端內計量模組及管理模組的事件記錄功能要求,其中,計量模組事件記錄功能對普通校時、廣播校時、管理模組插拔及升級、開端鈕蓋、開表蓋、掉電、清零提出了明確要求;管理模組事件記錄功能對各相失壓、欠壓、過壓、斷相、電壓(流)逆相序等異常事件提出了明確記錄時刻及次數要求,同時對主動上報事件做了要求。
顯示功能:
文件規定了終端LCD啟動及關閉背光要求,終端顯示內容分為數值、代碼、符號、圖形四種,應具備自動循環、按鍵和插屏三種顯示方式,應能顯示當前通信狀態指示符。
通訊功能:
文件規定了終端計量模組與管理模組通信功能要求,其中計量模組應滿足與管理模組同步通信、與管理模組同步通信異步通信及與計算類模組通信的相關要求;管理模組應滿足雙模組間通信要求,管理模組的時鐘、電能量等數據來源于計量模組,并與計量模組同步。同時管理模組應滿足藍牙通信功能,應承擔終端對外通信,同時也將主站對計量模組、擴展模組的通信轉發給相應的模組;相應的模組應答后,再由管理模組轉發給主站。
精準灌溉控制功能:
文件規定了終端應支持主站下發開始用電命令(包括用戶編號、用電量),終端收到命令后自動合閘用電;用電結束后主站下發結束用電命令,終端進行拉閘結束用電,返回剩余電量信息;終端支持針對特征類型的負荷用電進行控制,如對灌溉用電進行單獨控制。
軟件功能:
文件規定了管理模組的軟件通用要求,軟件比對功能及在線升級功能要求。
計量功能:
計量模組在參比條件下完成走字試驗,并抄讀相應電能量參數項,檢驗計量模組能否正確計量。
時鐘功能:
通過通信接口設置終端日期和時間,運行一段時間后,判斷儀表時間是否正確;設置多個日歷、閏年切換時間,判斷儀表是否實現日歷、閏年自動切換;進行終端時鐘與標準時間對時,終端斷電一段時間,讀取終端內當前日期和當前時間,判斷是否準確。
費率時段:
費率和時段設置功能:設置儀表費率、時段、時區、費率和時段切換時間、特殊費率時段等參數進行時段跨零點設置、費率時段切換、特殊費率時段切換等測試判斷費率和時段設置是否滿足要求。
測量與監測:
試驗過程中依次對終端計量模組施加相應的電壓、電流、功率因數,通過通訊方式采集電壓、電流、功率計功率因數測量數據,與功能要求進行核對,判斷終端的測量準確度是否滿足誤差限要求。
數據凍結:
終端正常運行的條件下,施加額定的電壓、電流,分別對不同凍結類型的凍結參數進行配置, 然后通過設置時間,使終端運行跨過凍結時間, 驗證終端是否進行凍結以及凍結的內容是否符合要求 ,同時驗證終端是否會對數據進行補凍結。
事件記錄:
按照事件的定義和觸發的要求,終端運行過程中,分別施加相應的驗證條件,驗證事件記錄是否能夠正確記錄,記錄的次數和內容是否滿足要求。
顯示功能:
在參比條件下,目視觀察終端的顯示內容是否滿足顯示要求。
通訊功能:
在參比條件下,驗證終端計量模組與管理模組同步通訊、異步通訊,與計量類模組的通訊是否按滿足通訊時序以及通信協議要求。
在參比條件下,分別通過上位機采集計量模組、管理模組以及控制藍牙開關, 驗證通信路由是否正確。
精準灌溉控制功能:
在參比條件下,通過主站發送遠程開始用電,結束用電,驗證終端是否正確執行。
軟件功能:
分別對開展升級機制試驗、軟件升級試驗及軟件升級影響研判分析。
更多詳情請見附件。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