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制造業投資的演變令人費解。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前幾年一路下滑,到2016年中期穩步回暖,但去年2季度之后又逐步回落,不料到12月份一改前期的下滑態勢,絕地。2017前11個月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累計只有4.1%,但全年增長4.8%(比2016年全年4.2%有所提升),也就是zui后一個月急劇上升(圖1),民間投資的成為制造業投資的主要功臣。這種情況下,市場對制造業的前景莫衷一是,有觀點認為中國制造業已經春暖花開,今年制造業投資會強勁。那么,制造業到底怎么啦?投資是曇花一現還是趨勢反轉?
要回答這些問題,數據分析遠遠不夠,因為供給側改革給傳統分析視角帶來巨大挑戰。從傳統的視角來看,分析短期經濟的演變主要看需求的變化,但供給側改革使得傳統的需求分析大打折扣。比如,一批未被統計的小微企業因環保等問題而被關停,導致訂單轉移至大型企業,以致部分大企業擴充產能。這背后并非需求好轉而是供應收縮所致。那么,如何看待這些新現象?光看數據恐怕會產生誤導,實地調研非常重要。
為此,光大證券宏觀組于2018年2月初對東部某市工業園區進行了實地調研。該市所在省份的民營制造業非常發達,我們本次調研覆蓋的行業比較廣泛,既包括*和政府支持的行業,也有傳統制造業。這些行業有醫藥行業(中藥和西藥都有)、汽摩配制造業、閥門制造業、機械制造業、皮革加工制造業、化工行業、電器制造業。除此之外,為了對制造業的形勢有個比較全面的了解,我們還對當地的政府機構以及國有銀行進行了訪談。
該市位于長三角區域,2017年GDP占全省比重接近3%,第二產業占比43%,三產占比49%,以制造業和旅游業為主。我們調研的工業園區是一級開發區,2017實現工業產值接近200億,同比增長17%。區域內聚集數百家制造業企業,以合成革、塑料制品、機械制造、汽車配件、生物制藥等行業為主,是上級智能裝備與機器人產業基地,集傳統產業和*產業為一體,在制造業中具有較強的代表性(主要為中小型企業)。
早在2016年7月份,我們研究團隊就對該地區的數十家制造業進行了調研,并發布了調研報告《制造業的春天還有多遠?》。當時的情況是,基本上所有制造業的日子都不太好過,產能過剩問題嚴重,倒閉潮未結束,雖然地方政府積極為制造業改善環境,但制造業的春天還比較遠。
正如我們在2018年度展望報告《備戰拐點,買入“公平”》中所言,19大之前追求效率,19大之后追求“公平”。追求“公平”對開局之年的制造業影響幾何?我們本次調研離上次有一年半左右的時間,這次情況如何?制造業的春天是否已經來臨?REF3BSE043660R1 CI867K01 Modbus TCP Interface Kit,REF3BSE043660R1 CI867K01 Modbus TCP Interface Kit,REF3BSE043660R1 CI867K01 Modbus TCP Interface K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