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ms電廠鍋爐煙氣在線監測設備
由此可見,煤電機組滿足“超潔凈排放”技改工作,應有條件、有選擇性地穩步推進。鼓勵部分重點區域(企業)根據環境空氣質量、經濟發展情況、區域大氣改善要求,因地制宜、因煤制宜、因爐制宜確定合適的技改工藝路線。
結論
未來,燃煤發電機組將全面實現“超潔凈排放”限值,已經成為大勢所趨。縱觀現有“超潔凈排放”技術,并沒有實現技術的創新或者出現重大突破,更多的是通過多種技術的組合(或串聯),實質是對煙氣治理過程的延長(或處理次數的增加)。這種通過設備疊加帶來處理效率提升的技術改造,增加了設備運行的阻力以及不穩定性,產生過度治理的問題。因此,未來的改造中,需要加大研發力度,實現精準治污,而不是簡單的技術疊加。同時,要綜合考慮經濟因素,既要實現減排目標,也要兼顧經濟可行。
另外,以廣東省116個12.5萬千瓦以上燃煤機組為例,按珠三角與非珠三角對燃煤發電機組達到“超潔凈排放”環境效益進行評估,結果表明,煤電機組滿足“超潔凈排放”技改工作,應有條件、有選擇性地穩步推進。這就說明,“超潔凈排放”不能夠一擁而上,而應該鼓勵部分重點區域(企業)根據環境空氣質量、經濟發展情況、區域大氣改善要求,因地制宜、因煤制宜、因爐制宜確定合適的技改工藝路線。
cems電廠鍋爐煙氣在線監測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