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橋樁無損檢測技術PST現場應用及驗證
樁基是承受和傳遞上部結構荷載的重要結構,歷史悠久,應用廣泛。樁基工程質量,關乎其所支撐的建筑物的安全,故而對既有樁基進行檢測的需求甚廣。一方面,在眾多既有建筑改建或重建工程中,為達到對其再利用的目的,往往需要開展既有樁基長度和完整性的檢測工作。另一方面,既有建筑的樁基,由于在地震、滑坡等自然災害或車船沖撞等外力作用影響下,引起地基荷載與樁基承載力的變化,從而導致樁身和上部結構發生傾斜、變形、沉降、開裂等質量問題,急需對其進行檢測。目前,經過業內專家學者的長期研究,已形成了一套對樁基完整性的檢測技術,并在建筑、公路、鐵路等行業進行大量應用。但是,由于既有樁基其上部結構(如已經完成蓋梁、承臺、建筑物)的存在,不具備低應變法、高應變法、超聲透射法等以往樁基檢測技術所依賴的樁頂檢測環境,常規樁基檢測方法為之受限,無法勝任。
PST(Pile Sonic Test)是用于既有橋梁樁基(成橋樁)的無損檢測技術,具有以下特點:1.在樁身(柱身)側面布置激發點和接收點:采用錘擊激發,以橫波為主,采用快速耦合的16道檢波器拖纜等間隔接收;2.多道記錄內,樁底/蓋梁/系梁/缺陷/地層等結構表現為在不同時間處出現的上/下行波;3.資料處理中,在上下行波場分離的基礎上,采用偏移成像技術,計算、描繪各反射界面的位置和反射波強度。
現場應用及驗證
某高架橋受洪水沖擊影響,其中99#樁附近邊坡巖石垮塌,并發現樁基礎明顯出露,如圖15所示。為避免對其承載力產生影響,遂采用PST成橋樁檢測技術對其樁長及完整性進行檢測。該樁基設計長度為38m,設計強度為C30,樁型為嵌巖樁。檢測時按照上述方式在柱身側壁布置排列,偏移成像結果如圖16所示,檢測結果見表1。
圖1 樁基外觀及檢測現場
表1 PST樁基檢測結果
圖2 PST偏移圖像成果圖
為了驗證檢測結果的可靠性,開展了旁孔透射波法對比,旁孔法計算結果為40.05m。設計樁長、PST計算結果、旁孔法計算結果之間相差小于1%,可以相互印證。且早在施工期開展的聲波透射法檢測結果顯示,10-13m位置輕度離析,在PST偏移圖像中變現為在該段存在眾多紅藍條紋,即有彈性波阻抗差異界面存在,表明該段樁身混凝土不均勻,存在缺陷。綜上所述,PST檢測方案對既有樁基長度及完整性檢測的具有高度可行性,結果準確,極大豐富了既有樁基無損檢測手段。
由于常規樁基檢測方法的觀測排列方式對于既有樁基檢測不再適用,同度物探小編本文介紹了一種新型的無損檢測技術——PST成橋樁檢測技術。PST技術采用樁身側面布置觀測排列的檢測方式,適用性更廣;采用多道檢波器串的接收方式,利于波場分離;采用波場分離技術,區分上下行波場,避免假象;采用時間-波速域二維掃描技術,確定混凝土波速,不僅能用以評價混凝土質量,還令反射界面位置的定位,樁長的計算更準確;采用偏移成像技術,將反射界面繪制在圖像中,使缺陷、樁底等檢測目標更直觀。開展了一些列試驗研究,總結出PST檢測結果的工程解釋規律,對在役既有樁基的應用結果表明,PST成橋樁檢測技術結果準確,可供檢測人員參考、使用,應加以推廣。
成橋樁無損檢測技術PST現場應用及驗證
了解PST數據及既有成橋樁案例請關注同度物探其他信息。